新加坡半个世纪五次转型的成功经验
在过去的47年里,新加坡人均GDP增长了80倍,成功进行了五次经济转型——上世纪6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的经济密集型产业,80年代的资本密集型产业,90年代的科技密集型产业,21世纪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未来,新加坡还希望继续转型,向创新密集型产业发展。
1965年建国时,新加坡只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的弹丸之地,新加坡通过建设工业园的快速工业化道路,迅速完成了产业转型“第一跳”,成为制造业基地。到上世纪70年代,缺工难题取代了失业,政府担心过于依赖廉价的外国劳力,生产附加值过低的产品,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于是帮助企业迅速建立商业基地,在企业有需求前就预建了工厂,帮助培训技术熟练的劳工队伍提供给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电子、化学、机械以及运输设备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日本、法国、德国等合作建立技术中心,培养电子等领域的专门工人。上世纪90年代是科技密集发展的阶段,同时新加坡也把服务业确定为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现在,新加坡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的经济体,制造业和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两大支柱,同时还在不断开拓新兴行业,加强创新密集产业的研发。
总结新加坡成功转型的经验,主要是政府从企业的角度来想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新加坡经济起步期,企业需要快速建立厂房,需要税率优惠,政府就会给企业提供这方面的帮助;企业在迅速发展后需要人才,政府就及时推出教育培育计划。此外,在经济转型中高端人才很重要,在生物医药行业,政府引入了欧美的高端专家长住带队研发,在清洁能源领域,引入了德国的高端专家,以世界级的高端人才加快产业转型的速度。
新加坡非常重视人才。对于高端人才而言,新加坡吸引他们的更多的是综合优势,如宜居的环境,良好的科研配套等。新加坡有电子、生物医药、石化等国际领先的产业群,许多行业都有自己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也给高端科研人才提供了很好的研发环境。
新加坡对于新兴产业的选择,主要基于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发展医疗服务与生物科技;其次,人们越来越有钱后将提高时尚消费的比例,因此选择发展数码媒体等新兴产业;第三,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交通、水电、环境保护等问题将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因此要发展环境科技、洁净能源产业。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方面,也是基于新加坡较好的自身优势,在新加坡,相关的产业群比较完善,比如电子产业的上下游发展配套较为完备,企业和从业人员层次分布均匀,企业的研发与研究院、学府配合非常紧密。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