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行迹
王维友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这个短命皇帝连同他一现的“洪宪帝国”终于在众叛亲离、楚歌四起和亿万人民的唾骂声中羞忿而亡。黎元洪做了大总统,段祺瑞当了国务总理。但是,天下依然没有太平,故宫里面,享受优厚待遇的末代皇帝依然接受百官行礼,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又开始寻找和培养自己的新走狗,扩张侵略势力。面对如此政局, 孙中山终日为国事奔走,这年8月16日他和夫人宋庆龄一起又一次来到了浙江。
这是中山先生第三次到浙江。到杭州时,他身穿中山装,脚穿黑皮鞋,随行者有胡汉民、冯自由、戴季陶等十余人。因当时康有为正在杭州丁家山蕉石山房休养,听说孙中山来了便匆匆离杭,吕公望去送康有为,没能到车站接孙中山,而是派参军马燮廷到车站欢迎。马陪同中山先生一行步出车站,到延龄路(今延安路)清泰第二旅馆休息。吕公望等先后来谒见。17日上午游览西湖,荡舟湖心,中山先生见莲花盛开,花红别样,不禁赞道:“西湖真美!”他认为西湖之风景为世界所无,妙在大小适中,若瑞士之湖嫌其过大,令人望洋兴叹,日本之芦之湖则又嫌其过小,令人一览无余,唯西湖则无此病,诚为国宝,当益加以人工之整理,使世界之旅客都来观赏其真容。他又俯身对着莲花说:“愿中华民国当如此花!”说话间船已靠岸,来到孤山,中山先生又一次在金陵烈士石碑前伫立,用手摩挲碑文,无限感慨地说:“辛亥之役可为纪念者,大抵皆为袁氏(袁世凯)所毁,而此碑屹然独存,可见浙人保障民国之功矣!”继而又一次来到秋瑾墓,绕墓徘徊,久久不去,又感慨道:“光复以前,浙人在东京首先入同盟会者,秋瑾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句则传诵人间而不忘。”是日适风雨如晦,中山先生触景生情又说道:“今日这风雨凄凄,抑或秋女士之灵爽未昧耶?”同行者亦都同生感慨。由于雨越下越大,衣服尽湿,回寓更衣,原定这天下午一时出席浙江省议会的讲演,因而延至二时开始。中山先生用强有力的声音对大家说道:“破坏已过,建设开始。惟破坏易而建设难,故建设事业较破坏事业重大,则建设功绩亦较破坏为深厚。”他谆谆勉励同志们努力建设,不可稍微松懈。中山先生谓浙江“在独立各省中最有希望,而日后所负责任亦最重大。”他希望浙江“成为全国之模范。”就是这一次中山先生还至葛岭登上初阳台,凭高远眺。又至西湖南岸游净慈寺,观赏书画,摩挲碑碣,谒张苍水墓。在张苍水墓前中山先生叹道:“苍水抗清图恢复,大业未成,从容就义于杭州,乃吾人之先觉者。云山苍苍,江水茫茫,民族精英,永志莫忘。”并嘱随行之陈去病以诗记之。在虎跑,中山先生掬泉水饮之,谓:“味真甘美,天之待浙何其厚也。”在石屋洞、烟霞洞中山先生也是感慨万分,笑道:“天地之间乃设此许多幽雅之境,以供吾人休养而无暇消受之,不亦辜负造化耶?”就是这一次来浙江,中山先生还专程到江干去看钱塘江大潮,他登上了月轮山麓的六和塔的最高层俯身遥望,此时大潮已至,银涛雪浪,排山倒海,面对如此壮观的钱江大潮,中山先生又激动起来,对同行者说:“伍子胥死于吴,尸沉钱塘,后人说伍子胥忠魂未泯,怒气未消,驱水作涛。故钱江之潮,甲于天下,为一大观。余意人之精神不死,躯体虽不存,而其爱国之精神,犹能弥漫天地,此即浩然之气也。我不信江潮有神,但深信民族有魂。”听了中山先生的一番高论随行者无不为之动容。
中山先生这次在杭州前后待了五天,8月20日一早就由浙江省民政厅秘书陈去病陪同经萧山到绍兴。在绍兴当晚下榻于环境清幽的布业会馆。第二天在绍兴觉民舞台出席绍兴各界人士欢迎大会并发表演说,中山先生慷慨陈词,说道:绍兴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地,是报仇雪耻之邦。要继承越王勾践奋发图强之精神,为推翻专制建立共和而奋斗。
绍兴出了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烈士,对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山先生还指出绍兴有三多,即石牌坊多、坟墓多、粪缸多。前两多占用生产土地,后一多妨碍卫生,他希望绍兴要改革市政,修建马路,造自来水,要加强生产,注意卫生,发展建设,革新政治。中山先生在绍兴共停留三天,先后去了大禹陵、兰亭、东湖、快阁等地,所到之处,几乎全是水道,所以均用乌篷船代步。中山先生乘坐的是一艘名为“烟波画舫”的三明瓦乌篷船,这船是当时最华丽的,船主张天汉为本地士绅,张氏深慕唐代诗人“烟波钓徒”张志和之才华,因此将家中自备之乌篷船取名“烟波画舫”。中山先生登上“烟波画舫”,坐在首舱平台的藤椅上,船行所至,正是鉴湖风光的最佳之处,“江东名郡世无双,处处青山照玉缸”,伴着船旁的水声、橹声,迎面吹来阵阵清风,孙中山先生兴致甚佳,连声称赞稽山镜水风光果然名不虚传。
在绍兴,中山先生还前往东湖陶社致祭陶成章烈士,看望陶成章的父亲;并为陶社题写了“气壮河山”匾额。还到下大路徐社公祭徐锡麟烈士,行三鞠躬礼。临离开绍兴时他还泼墨挥毫写下“博爱”两个大字送给绍兴《越铎日报》社,写下“大同”两字送给这次一直陪伴他的老同盟会员、光复会骨干、《越铎日报》社社长孙德卿。
8月22日,中山先生又应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校长励建侯之电请,离开绍兴转赴宁波。当天下午,在第四中学讲堂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欢迎会,孙中山先生以“地方自治”为题发表演讲,到会的有200多人,大部分为文教界人士,另外还有工商界。演讲约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的样子。他说,欲求自治之效,必须振兴实业,讲求水利,整顿街衢。就此中山先生还给宁波提出了很具体的希望。
他还对旅居海外的甬商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且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也。”“宁波人之实业,非不发达,然其发达者,多在外埠。鄙见以发达实业,在内地应更为重要。试观外人,具商业发展于外者,无不先谋发展于母地。盖根本坚固而后枝叶自茂也。宁波人对于工商业之经验,本非薄弱,而甬江有此良港,运输便利,不可独运销于国内沿海各埠,且可直接运输于外洋,若能悉心研究,力加扩充,则母地实业,既日臻发达,因之而甬人之营业于外者,自无不随址地而益形发展矣。”
孙中山先生又对宁波寄予极大的希望:“故兄弟今日只所望于宁波者,以宁波既有此土地,有此资力,苟能积极经营,发奋自强,即不难成为中国第二之上海,为中国自己经营模范之上海。是在诸君子勉为之耳。”该报告由庄禹梅先生(同盟会会员、时任《四明日报》主编、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解放后曾任民革宁波市委会主委、宁波市政协副主席)记录整理,经孙先生亲自修改后,发表于《四明日报》和上海《民国日报》上,后收入在《孙中山全集》(第三卷)。当晚,孙中山先生一行还在第四中学与宁波教育文化界人士开座谈会。第二天上午由励建侯校长陪同参观了天一阁,游览了天封塔,后视察了竹洲女子师范学校,中午在后乐园(现今的中山公园)参加宁波各界代表公宴会,下午考察江北岸的宁波工业学校及附属工厂。然后,在江北岸的鸿仪照相馆拍摄了一帧6寸的全身单人照。时年50岁的中山先生,身着白色美国式学生装,手持文明棍,握一顶金丝草帽,足履黑色圆头皮鞋,照片上方黑底白字题曰:孙中山先生伟照。
这次孙中山在宁波就住在宁波教育会会长陈屺怀的孙女陈明椤的公公、同盟会宁波分会的创建人赵家艺家里(也有说当夜孙中山先生一行就宿于省立四中校内)。陈明椤珍藏了不少当年孙中山在宁波考察时和国民党元老及社会名流合影的照片等资料,其中就有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2002年8月90高龄的陈明椤又将这些照片和资料捐赠给了宁波档案馆。孙中山先生演说处的省立四中,即现今之宁波市东恩中学校址,原为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储才学堂,曾名“宁波府中学堂”、“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浙江省立宁波中学”、“宁波市第一中学”、“宁波中学”等,历史上久负盛名,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今日校园内,在绿荫环绕中间,一块高耸于台基上的白色大理石碑,镌刻“孙中山先生演讲处”8个大字。此处,今为海曙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月24日,中山先生一行乘“建康舰”离开宁波去象山、舟山,视察舟山群岛,象山港及三门湾,考察浙江沿海有无建筑军港的条件。8月25日,到舟山顺道游普陀山。抵普陀山,骄阳已斜,登临佛顶山天灯台,中山先生还看到了海市蜃楼:遥见慧济寺前云光缭绕,仙葩簇锦,宝幢舞风,有无数僧人盛服排列其上,类出迎状……中山先生游览归来,在普陀山前寺方丈室晚餐,谈起所见瑞相,前寺方丈了余和尚请他留个纪念,中山先生便写下了《普陀山志奇》一文。接着又为时任全国佛教协会会长的太虚法师手题《昧盦诗录》,并署名于左。太虚当即奉诗二首以呈中山先生:“中山先生游普陀,作此,即呈道正:‘卓荦风云万里身,廿年关系国精神,舒来日月光同化,洗出湖山看又新(民国元年,曾约王文典陪先生赴杭,未果,今闻先生新游西子湖来也)。佛法指归平等性,市民终见自由人,林钟送到欢声壮,一惹豪吟起比邻。’民国五年,孟秋之杪,昧盦太虚未是草。”第二天(8月26日)中山先生一行就离开舟山乘军舰回上海去了。这次一共在浙江待了十多天。
中山先生第四次到浙江是1916年9月15日(阴历8月18日),距第三次来浙江刚好一个月,这天又正好是观潮节。据当时接待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员许行彬(祖谦)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撰写的文章回忆,这天上午,孙中山先生偕同夫人宋庆龄,暨蒋介石、朱执信、张静江、叶楚伧、任凤冈、吴文禧、孙棣三等7人(另据郑逸梅《艺林散叶续编》一书所载,当时伴同孙中山先生来海宁观潮的还有陈去病。确否待证),乘沪杭线头班快车,到达周王庙(平时快车不停)。下车后,由许行彬等人陪同,坐事先嘱托代办的肩舆(轿子)十乘,到达海宁县城。县知事刘蔚仁,已先在北门外宜家桥等候,率军警欢迎入城,到海神庙左侧的海宁县立商科职业学校(马公祠)休息。孙中山先生视察了学校,随即由县署设宴两席,在商校共进午餐。当时作陪的有当地士绅朱宝瑨(稼云)、张鹏翔(步青)、沈冠英(冕夫)、张陛赓(信甫)等人。午饭后,宾主一道步出南门,到钱塘江边,沿海塘过观潮亭(又名大观亭),经占鳌塔(又名镇海塔),登新落成的三到亭(地方上一些阿谀奉承浙江巡按使屈映光的人士所建,今“天风海涛亭”原址。可笑的是此亭尚未落成,而效忠于袁世凯的屈映光已被迫下台)。其时正是中午,大家一边浏览江上风景,一边等候潮来。大约过一个多小时,差不多到了下午三时,就发现江面远处有一条白线出现,齐崭崭地咆哮而来,由细变粗,近到眼前,则如玉城雪岭,高达七八米,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直扑塘堤,好不壮观。孙中山先生叹为奇观,赞赏不已。看罢潮,中山先生又应邀在亭前摄影留念。还和在场的全体人员合影留念。惟独宋庆龄谢绝参加。临下亭时,许行彬代表当地请孙中山先生题词留念,孙中山先生含笑应允。回去时,原计划仍乘原舆。孙中山先生以原坐的蓝呢大轿(为他特备的)不便浏览、观察沿途情状,主动提出与旁人换一乘藤制小轿,并改道由长安镇上车,直接坐火车回上海。这天,当地民众听说孙中山先生来到海宁,倾城而出。孙先生行踪所至之处,一路上人如潮涌,人人争以一睹风采为快。据说中山先生还有一次来浙江也是到海宁,是乘巡洋舰来的,时间应在1916年9月以后,1917年7月以前。这次主要是为制订《建国方略》来杭州湾一带实地考察,规划在乍浦到海盐澉浦之间建造东方大港。至今,海宁市盐官东二十里一带的海滨山岗还留着当年地质勘探的水泥标桩,标桩上书写着“东方大港”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