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天下

文化与商业能否共存?
——清华大学一教学楼冠名“真维斯楼”引争议

据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新华社记者卢国强 李江涛 万一

  清华大学因为将一栋教学楼冠名“真维斯楼”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甚至有网民直指此举为“卖身”和“大学精神的堕落”。在“偌大的校园是否能容下一个‘真维斯’”的争议声中,在现行教育体制的背景下,“大学精神与商业行为是否水火不容”成为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真维斯楼”引爆网络

  5月24日,一则“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被冠名‘真维斯楼’”的消息被曝光。“清华大学”“真维斯楼”瞬间成为各大网站和论坛的热词之一。

  在网络上,有网民将“真维斯楼”解释为“真理维护者居于斯楼”,更是引发了网民的“板砖”和“冠名盖楼”的热潮。

  “真维斯楼都来了,下座楼会不会是班尼路楼啊?”“班尼路同意,他们将冠名哲学系大楼,意为‘班班读尼采,人人走大路’。”

  调侃之余,清华“真维斯楼”更引发网民的正反争论。网民“周元魁”认为:“有人愿意出钱冠名有什么不好,又没有改变用途,市场经济的今天不要局限于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网民“Zha新德”担忧:“对于大学来说,只要不愁生源,就不会愁金钱。每个学生都有各级财政拨给学校的金额,而且现在这笔拨款还在增长,所以正规大学一般没有经济危机。怕就怕有样学样,清华都卖冠名了,神圣的学府快赶上菜市场了,怎一个乱字了得。”

  截至25日中午,近9000名网民参加了网上发起的 “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冠名‘真维斯楼’并挂牌你怎么看”投票,其中58%将票投给“反对冠名,还校园一片清静天地”;24%选择“冠名没问题,但别冠‘真维斯’这种名字啊”;另有18%的参与者支持“收了赞助允许冠名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多座建筑“待价而沽”

  据了解,成为舆论漩涡中心的“第四教学楼”始建于1987年。记者在清华校园内看到,金色的“真维斯楼”四字已经分别钉在了教学楼东侧和楼门西侧的外墙上。四个大字之下,有一块金色的牌子,上面写着:“真维斯作为休闲服市场的领军企业,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5月25日,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对“中国网事”记者表示,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国内外学校筹资助学的通行做法,清华也设有这样的捐助项目。百年校庆期间,真维斯服饰(中国) 有限公司提出希望捐助学校的教育事业。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将第四教学楼命名为“真维斯楼”,同时按惯例保留原有的“第四教学楼”名称。所捐款项用于教学楼的维修和设备更新,以进一步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除了“真维斯楼”外,清华大学其他多座建筑都在“待价而沽”。记者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网站的“筹款项目”中看到,有14项校园设施冠名项目被明码标价,冠名费用从300万元到1.38亿元不等。

  针对教学楼的突然更名,清华大学学生章晋源对“中国网事”记者表示:“我觉得有一种把清华精神给贱卖了的感觉。”

  事实上,在清华校园里,建筑冠名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宏盟楼”“蒙民伟楼”“李兆基科技大厦”等设施早已被师生接受。

商业冠名还需审慎

  为何独独“真维斯楼”被贴上了“失节”“堕落”的标签?大部分意见认为,商业品牌和教学场所两者气息相悖,不可共存。

  有网民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仅凭财政拨款已经很难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寻求社会资金发展教育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合情合理”的。

  “回顾为人熟知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霍尔金斯大学的创办史,这些名字无一不是为了纪念建校初期曾给予学校巨大财物帮助的人士。”山东网民“lfl1978”说。

  不少网民指出,商业与文化不应是“绝缘”和“水火不容”的关系,但应保持高校自身的特色和商业化运作中的独立精神和“物以致用”的态度。

  “高校以示感激可采用设立基金、刻石碑等方式,实际上,以捐赠者的名称给建筑命名和命名某个学术领域、奖学金、基金会、学院名称、立碑、塑像等等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将资金全力投入建设才是对捐资者最大的回报。” “lfl1978”说。

  网民表示,高校与企业合作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审慎操作。“如果能加以推广,应用于中小学校,那么可谓对教育事业的极大支持。建议赶快立章建制,从源头上予以规范。”


浙江日报 天下 00006 文化与商业能否共存?
——清华大学一教学楼冠名“真维斯楼”引争议
2011-05-26 1995983 2 2011年05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