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第一要闻版

镇海港做起大买卖

七大专业市场一季度交易额超百亿

  记者 张品方 陈醉

  报道组 张如新 

  

  本报讯 日前,浙江物产燃料公司一批1.6万吨的煤炭抵达宁波镇海港区,接货员取样化验成色后,直接在港口堆场“卖”货,一家钢铁企业当场“吃下”七八千吨。

  浙江物产燃料公司负责人算了笔经济账:以前货先从码头运回仓库,物流存储成本每吨起码七八十元。现在入驻港口的专业市场,90%的货物在现场交易,每吨物流成本节约二三十元。

  如今在镇海港,装货卸货忙,交易更忙。今年一季度,港口的液化市场、金属园区、煤炭市场、厚恒物资城、钢材市场、货运市场、有色金属市场等七大专业市场,共完成交易额112.69亿元,同比增长22.9%。

  “港口要从单一的运输港向贸易运输港口转型。”镇海区委书记马卫光说,单纯的运输港辐射力不够,增值服务不足。镇海要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大宗生产资料的买卖,实现港口转型升级。

  目前,镇海港的七大专业市场已有浙江物产集团等近800家注册企业,液化市场交易辐射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金属专业市场是国内唯一的金属再生利用示范园区,煤炭市场也成为省内最大的煤炭集散地。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专业市场,镇海区正在加快建设面向浙江、辐射全国的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这个交易中心包括货物交易、公共信息、管理服务、商务办公等,主体工程今年10月可投入使用。按照计划,“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做大液化品、钢材、煤炭、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额,建成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和物流信息化平台,年交易额将突破1000亿元。


浙江日报 第一要闻版 00001 镇海港做起大买卖 2011-05-17 nw.D1000FFN_20110517_6-00001 2 2011年05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