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城乡通道

两岸好婆媳 奉化谈心得

和谐,这样炼成

  核心提要

  婆媳,是家庭生活中的两个主妇。一个家庭如果婆媳关系紧张,锅碗瓢盆交响曲就会跑调;反之,就能奏出一阕和谐乐章。

  日前, 2011年海峡两岸(奉台)婆媳文化节在奉化举行。来自两岸的50对婆媳相聚奉化,共同交流探讨“和谐婆媳经”,弘扬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

  “全球化家庭”

  媳妇的美好时代

  在台湾,有这样一户家庭,家里4个媳妇,分别来自日本、美国、中国的大陆及台湾。在这个“全球化”的家庭里,婆媳并没有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心存隔阂,也没有因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吵吵闹闹。婆媳间互尊互敬,夫妻间相敬如宾,妯娌间相亲相爱……一家人其乐融融!媳妇们笑称“我们拥有一位好婆婆,媳妇的美好时代就在我们家。”

  细微的关怀更温暖

  在宋家4个媳妇眼里,92岁的婆婆胡桂贞就是一个榜样,善良、公正、智慧。

  四媳妇刘淑华是地道的台湾人。按照台湾的习俗,结婚后婆媳很少住在一起。可自从1987年刘淑华的第一个孩子生病,因为没人照顾只好搬回了家后,20多年来,刘淑华从没想过再搬出去住。

  刘淑华告诉记者,婆婆就像亲母一样保护着她。记得刚嫁到宋家,婆婆总是在人前帮着她。无论她与她先生谁对谁错,婆婆总是指责自己的儿子,事后会教导她如何以更加圆融、更加周全的方式处理事情。

  有一次,在亲戚家聚餐,刘淑华的先生宋宏煦聊天谈到教学现场与学生有些误会,当时宋宏煦语带抱怨,刘淑华听后无意中评论了几句,听起来就是帮学生开脱。这让还在生气中的宋宏煦不快,当即脸色铁青地指责刘淑华,场面甚是尴尬。这时,婆婆来调解,指责儿子对学生对妻子都要抱有爱心,更不应该让妻子难堪。

  第二天早上,刘淑华看到她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张纸条,是婆婆留下的。上面写着安慰媳妇的一段话,同时也指导媳妇,如何注意说话方式,在哪些场合应该给先生留尊严。“这一张小小的纸条,承载着温暖与包容,让我眼睛湿润,幸福满满。”刘淑华说。

  每个媳妇都是女儿

  “母亲对每个媳妇都像亲生女儿一样”。这是二媳妇唐荣焕的印象。

  唐荣焕1989年从大陆来到台北,那时候台湾人对内地人有很多的偏见。在与婆婆第一次见面时,婆婆像对所有的儿媳一样,准备了手镯等见面礼。这让忐忑的她倍感温暖。

  她还记得,1996年从香港回台湾过年,突然头痛,婆婆特别紧张。在她坚持不去医院后,婆婆马上拿出一瓶治头痛的药水,并一把将她拥入怀中,细心地为她搽起来,嘴里还不停地问“孩子,好点吗?好点吗?”当时她就泪眼婆娑。多年后忆起此事,仍感动不已。

  临到哪个儿子或媳妇过生日,婆婆总是提醒媳妇们买个蛋糕或是小礼物,表示祝福与欢乐的心意。在婆婆看来,一份小礼物不仅是心意,更是彰显家人间互相体谅彼此关怀的表现。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都知道您跟媳妇相处很好,给我们传传经吧!”笔者电话中问起远在台湾的胡桂贞。

  “哪有什么经可传啊。”胡桂贞笑着说。“还不是我们的老传统,忍耐、包容,凡事将心比心,要人家怎么待你,首先你要怎样待人家。”

  在婆婆胡桂贞看来,家里那么多不同背景的人成为一家人,是上天的恩典,是人生的缘分。没有理由不去珍惜呢!

  对胡桂贞来说,这么多年来,让她最幸福也最骄傲的是几个媳妇都视她如亲娘。在其老公过世后,媳妇们心疼她的创伤,更加地敬她、爱她、疼她。不仅同在台北的大媳妇和住在一起的四媳妇对其照顾有加,几个在外的媳妇也经常打电话给她,嘘寒问暖,逢年过节都要回来看她,还给她精心挑选礼物。“对老人来说,在乎的不是孩子们带什么东西,而是时时有人在关心你,这是最温暖的。”

  多年来,几位媳妇孝敬婆婆的小礼物从没断过。日常用品都是儿媳们准备的,每当商场有什么适合老年人的新产品问世时,儿媳们都会提前买好作为送给婆婆的礼物。

  ■ 专家点评

  张怡筠:婆媳之间要“三心二意”

  “三‘心’即开心、关心、同理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怡筠博士说,开心是指经营家庭就是经营心情,要让整个家庭氛围变得轻松愉快,首先要让自己开心。关心是指婆婆和媳妇之间要相互多关心,视为亲生母女般。而同理心指的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当意见不合的时候适当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二‘意’即善意和禅意。”张博士指出,婆婆和媳妇的矛盾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双方善意解读对方的言行。很多时候是好心办“坏事”,需要谅解,而不是责备。禅意就是要将矛盾激发的怨恨放下,千万不可翻旧账。

  也就是说,婆媳双方要确立正确的责任和权利观念,互相扶持;要发挥其他家庭成员的中介作用,特别是丈夫的“双面胶”作用。婆媳双方的关怀仅有口头表述是不够的,应自觉地为对方付出,且能诚心诚意地接纳对方的关怀。

  ■ 链接

  婆媳亮和谐秘籍

  秘籍一 懂得欣赏对方

  一对高雄来的婆媳,在交流中对对方赞不绝口。

  婆婆说,媳妇聪明伶俐,还能在工作上帮助我儿子,有这样一个媳妇,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幸福。

  媳妇不好意思地说:“我做得还不够,我会继续努力。”

  另外一对来自高雄的婆媳,媳妇孙丽娜说:“婆婆是个非常包容的人,我结婚近30年,是婆婆带大了我的6个孩子,有她在,我和老公才能腾出手打拼事业。”

  孙丽娜的婆婆黄谢燕,说话笑眯眯的,极有亲和力:他们俩在外面很辛苦……

  秘籍二 尊重对方习惯

  做了20多年媳妇的张怡筠也有心得要跟大家分享: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

  她说,婆婆可能为了省几毛钱,跑老远去买菜。这个时候你可能觉得,这点钱没必要吧。当张怡筠碰到这种情况时,她说:“妈,你真厉害啊!能省这么多,行,那我们就去那边买!”这让老人家非常开心。

  “不要强硬地去改变她的习惯,能让相处更融洽,”张怡筠总结说。

  秘籍三 讲点小技巧

  当婆媳的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时,来自上海的媳妇郭丰群有诀窍:不正面冲突,玩点小技巧。

  郭丰群说,有一次,家里买了一个蛋糕没吃完,放着过夜了。郭丰群怕吃了不好,要扔掉,但婆婆觉得浪费,说“我自己吃好了”。

  蛋糕万一坏了,婆婆吃下去会生病的,郭丰群想了想说:“还是给我吃吧。”

  第二天婆婆问,蛋糕好吃吗?郭丰群其实早把蛋糕扔掉了,但她还是说,好吃好吃。

  结果,婆婆又买了两个蛋糕回来给她吃。

  “我把这两个蛋糕带去给同事吃了,虽然这样麻烦了点,但不会产生矛盾。”

  郭丰群说,如果一定要说服婆婆,还可以假借专家、丈夫的口气,来说服婆婆,因为老人家总比较爱听专家、儿子的话。

  秘籍四 多关爱老人家

  宁波人、34岁的朱修芹和台湾老公结婚后定居宁波。平时,她靠电话与婆婆联络。过年时,她和老公会回台湾一个月,陪在婆婆身边。

  朱修芹说,婆婆太不容易了,老公3岁时,公公因车祸去世,婆婆为照顾5个年幼的孩子,一直没有改嫁。

  而说起朱修芹,她78岁的台湾婆婆忍不住掉下眼泪:“她对我太好了。”

  婆婆腿有风湿,朱修芹学起了养生的“火疗”法,去年过年到台湾,她就为婆婆做“火疗”。

  “我知道,光这么几天的按摩,效果不会马上有,但我想表达一份心意。”

  听了朱修芹的介绍,交流现场的人们不由得鼓起了掌。坐在我身边的一位男记者感叹,我也想娶这么一个好媳妇啊。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城乡通道 00020 和谐,这样炼成 2011-05-17 nw.D1000FFN_20110517_8-00020 2 2011年05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