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商道

信息不对称陷阱

  沿着这个思路,聪明的政府干预价格,并不去问厂商成本,而首先看看市场竞争性如何,有无损害市场竞争的因素。

  

  

  近段时间以来,日用品涨价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政府、企业巨头与消费大众关于涨价的多方博弈中,不约而同地在围着一个词兜圈子,这便是生产成本。进而有解释,说此次通胀属于“成本推动型”。大意是说,原材料与劳动成本上去了,产品价格就得跟着涨。实际上岂止最近,近年差不多所有垄断行业要涨价,都会祭出成本大旗。于是乎,各种名目的价格听证会都在围绕成本兜圈子。结果,政府部门也好,利益关联与否的专家们也好,最终都会同意厂商的说法。

  然而如若去海外成熟市场经济体兜一圈,就很令人怀疑成本与中国制造品价格变化之间的必然联系。从日本的持续性通缩到北美的“阶段性”通缩威胁,再到近期美国消费品价格面对油价高企依然稳定的现实,后面都有“中国制造”的贡献。

  这不由地令人纳闷,同样的甚至出口品质普遍高出内销一筹的“中国制造”,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在国内价格说涨就涨,且可冠冕堂皇的以“成本上升”为理由,然而到了国际市场,何以竞相降价?

  原因很清楚,国际市场是高度竞争的自由市场。在厂商一边,略一涨价就会失去客户,失去市场份额,轻易涨价无异于市场自杀。在消费者那里,选择余地很多,“用钞票投票”,你涨价我买别的替代品,谁关心你什么理由。在政府监管者那里,则始终盯着市场,看企业有无违规行为,只要企业没有彼此串通之嫌,涨价降价都属于企业分内的事,政府管不着!

  情理上来说,相对于厂商,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都不具有成本方面的信息优势,由此形成了事实上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在此状态下,如若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大众与企业争辩成本,无异于自投陷阱。在这个陷阱中,只有厂商清楚成本,别的两个行为主体实际上在听凭人家摆布。由此我们看到,一些垄断行业一边喊原材料涨价-成本上升-亏损,另一边管理层则拿着超高的福利与工资,外加公款度假和“天价酒”消费。

  要摆脱这个陷阱,不妨学学经济学家们一个颇为机敏的做法。经济学界长期以来有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将企业的生产函数视为一只“黑匣子”,只看黑匣子两端的投入与产出,而不问黑匣子是怎么具体运作的。原因在于,经济学大师们早就悟出,那个黑匣子里面的内容,非企业内部精通多个行业的专门人员,是很难弄懂的。局外人容易看懂的,倒是两头的进出:一头是要素投入,另一头是产品产出。要素投入自然有价格,但产出有没赚头还不完全取决于要素投入价格,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黑匣子”运作的效率。如果效率高,就能节省成本或增加产出,用经济学的行话说就是提高“索罗余值”。恰恰是这个余值的大小,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具有优胜劣汰的杠杆效应。

  沿着这个思路,聪明的政府干预价格,并不去问厂商成本,而首先看看市场竞争性如何,有无损害市场竞争的因素。而对于损害市场竞争的做法,对付的武器多多。其中最厉害的有两种:一种是拆分垄断势力,另一种是降低市场与行业壁垒,引入新的竞争者。


浙江日报 经济·商道 00011 信息不对称陷阱 2011-04-21 nw.D1000FFN_20110421_4-00011 2 2011年04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