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嘉兴老夫妇车库顶上建花园——

绿色,与你分享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王建玉 朱杰锋 

  

  本报嘉兴4月19日电 清晨6时不到,天还没大亮,67岁的英进宝走出家门,搬来一把铁梯架在楼下公用车库墙边,然后沿梯往车库顶上爬。此举引来路人疑惑的眼神:难道这是最新的爬墙锻炼法?

  其实,英进宝是去看自己的“空中花园”,在车库顶上,他和老伴种着50余个品种、120余盆花花草草。浇水、松土、移盆……英进宝或蹲或站,有时利索地弯腰,不到一小时,额头已开始冒汗。

  在嘉兴市新嘉街道竹桥社区,英进宝的“空中花园”已是小有名气。最近,花园升级成“绿色银行”,将绿色供居民分享。

  社区的“空中花园”

  为了见见传说中的“空中花园”,记者来到竹桥社区。

  英进宝头发花白,但气色很好,声若洪钟。他和老伴种花草的地方就在竹桥苑5幢周围横竖两排公用车库的顶上。车库有2.6米高,记者担心老人家爬梯子有困难,想上前搀扶。不想他的身手比记者还矫健:先是稳健地往上爬,到顶后两手一撑,便上了车库顶。

  “空中花园”果然名不虚传:200余平方米大的地方中间只留着一条小径,两边全是花草,有月季、牡丹、杜鹃、插花、石榴……一派春意盎然。

  “这是芍药,这是紫荆花,这是水芹菜……”英进宝如数家珍。

  记者注意到,有一根水管从居民楼里架出,接到花园,直达一排水缸。原来,这是英进宝发明的简易版生活废水循环利用装置。用生活废水来浇花草蔬菜不仅环保,而且使水费直线下降。过去每月水费约100元,现在只要30元。

  “最初,我只是在车库顶上种些蔬菜,自给自足,后来慢慢开始种花草。”英进宝说,每天他都要花一个多小时养护。有段时间,他的肺不好,咳得厉害,只得住院治疗。刚出院回家,他就开始爬车库了。老伴余爱兰看得急跺脚:“你不要命啦!”他泰然地摆摆手:“不打紧,多活动才恢复得快啊!”

  在他的影响下,老伴也迷上了花草。夫妻俩轮流上车库顶,打理“空中花园”。

  居民的“绿色银行”

  在花园的一角,竖着一块很潮的牌子:“绿色银行”。

  “这是街道妇工委和文明办专门设立的,以后我们要开展一系列绿色活动。”英进宝解释说,“绿色银行”有好几层含义,首先是绿色养护,主要为喜爱花草又养护不善的居民服务;其次是以绿换绿,为那些需要新鲜感的居民服务;还有就是绿色寄养,主要为临时出远门,家中花草无人照看的居民服务。

  因为共同的爱好,英进宝夫妇和不少居民成了好朋友。这次,开设“绿色银行”的消息自然是一传十,十传百。上门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前来讨教种花技巧,有的干脆把自己的花草放在这里寄养。

  在花园的一角,一盆硕大的铁树长势喜人,这是隔壁单元一位姓舒的住户寄养在此的。刚送来时,铁树叶子又黄又干,种在和篮球一般大的盆子里。老英一看,就知道这是缺乏打理,需要补水。经过一年多的细心护养,铁树终于壮大,原先的盆子太小了,现在“搬”进了脚盆口大小的花盆。

  秀洲区有一位30多岁的小伙子,听说英进宝这边花草很多,开着车子过来参观,半个多小时也不肯走。原来,他刚搬新家,正缺漂亮花草。英进宝慷慨地让他随便挑,不想他是个行家,要了一盆牡丹和一盆君子兰。

  “君子兰我养了5年,牡丹也养了两年,都是名贵的品种,我真有点舍不得。不过,最后还是送给了他。”英进宝笑着说,他种花草有一个原则:与人共同分享,方是快乐。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绿色,与你分享 2011-04-20 nw.D1000FFN_20110420_8-00015 2 2011年04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