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千岛要塞铸辉煌

——舟山警备区修理连勤俭创业记事

  新华社记者 李大伟 杨雷 

  

  在舟山警备区修理连营区中央,一把铁锤、一座铁砧交错而立,三根高耸的金属立柱,托举着一面鲜艳的锦旗和一枚金色的军徽——这是舟山市人民政府特意为修理连设计制作的连徽。

  “勤奋工作,俭朴生活,创新发展,业绩在人。”连徽背面镌刻的十六字格言,道出了这个驻扎在千岛要塞上的英模连队始终坚守的连魂。

  “修理为战备、保障为打赢”——

  使命任务凝聚兵心

  修理连组建于1959年5月。建连之初,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担负整个舟嵊要塞区国防工程机械维修任务的修理连官兵,以昂扬的战斗姿态,依靠两台旧车床、几把铁榔头勤俭创业,没有设备动手造、缺少材料到处找、技术薄弱干中学,创造出国防工程机械“中修不下山、大修不出岛”的奇迹,成为东海前哨一支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重要保障力量。

  1966年2月,国防部授予这个连“勤俭创业修理连”荣誉称号。

  半个世纪以来,“修理为战备、保障为打赢”一直是修理连不变的连训。无论形势怎么发展、任务怎么变化、人员怎么更替,修理连始终把忠诚使命、履行使命、献身使命镌刻在勤俭创业旗帜上,锤炼官兵忠于职守不含糊、加强战备不麻痹、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不懈怠。 

  修理连所在的警备区部队担负着近海观察、岛岸巡逻、群岛防卫等战备任务,海防线长达2000余公里。

  连队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周一个战备日、每月一次战备拉动、每季一次战备演练、节假日开展战备大检查,保证官兵天天都在战备中,随时都能过得硬。他们周密制订复杂天候、野战修理、跨岛支援等多种情况下装备维修保障预案,逐一进行实战化训练检验,做到多套方案、多手准备、多措应对。

  海防一线雷达数量不足,修理连主动请缨对船用雷达进行技术改造,研制出发射功率强、探测距离远的便携式对海警戒侦察雷达,确保了警备区所有防区雷达覆盖无“盲点”。5年来,修理连共派出420余人次深入保障点位巡检巡修,出色完成184批次应急抢修任务,在上级组织的装备点验和随机拉动中次次达标,战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始终处于省军区和警备区前列,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一不叫苦、二不坐等”——

  艰苦创业直面变革

  修理连担负着警备区8大类、近200种型号武器装备维修保障任务。1997年以来,连队历经海防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推进“两成两力”建设等一系列改革。面对飞速发展的新军事变革,修理连秉承艰苦年代形成的“一不叫苦、二不坐等”的创业精神,坚持向科技要战斗力,努力实现维修保障能力跨越式提升。

  近年来,激光测距机、微光夜视仪、新型雷达等高科技装备相继配发海防部队。修理连官兵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储备过硬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成为让党放心的“前哨兵”。连队广泛开展学理论、学文化、学专业、学电脑、学英语活动,与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等4所军地院校联合开办“周末育才班”,组织官兵参加各类函授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如今,连队干部100%实现学历升级,士官100%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官兵100%通过1门以上专业技术等级鉴定,全连8个专业、13个工种都有一名以上技术“掌门人”,连炊事员、饲养员都掌握了一门以上装备维修技术。雷达工程师修德存,精通雷达、光电、机械等10种装备维修技能,被评为全军作战部队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全军海防雷达装备评审鉴定委员会唯一的基层委员。战士陈兴旺以过硬的维修技术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

  着眼新的装备保障需求和海防一线部队实际,修理连主动走出车间,探索动中修、海上修、跨岛修保障路子,做到部队遂行任务到哪里,维修保障就跟进到哪里。针对海岛气候恶劣、交通不便、部队高度分散的特点,他们利用光纤通信、网络视频等技术,研制开发出“装备维修远程技术支援系统”,随时对武器装备实施异地同步技术会诊和故障排除。5年来,修理连会同多方力量共完成40门火炮、120台车辆、6部雷达和4部工程机械不下岛大中修任务。

  围绕实战、实用、实效,连队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浙江省军区组建多个民兵防空导弹连,受器材和成本限制,训练难以展开。修理连组织技术骨干进行科研攻关,成功研制出某型导弹模拟发射器,被批量生产投入训练。这一成果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5年来,修理连先后革新发明40多项成果,涉及作战、训练、维修、管理等领域,其中9项通过南京军区鉴定,4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

  “黄泥洗棉纱、磁石吸铁砂”——

  勤俭节约提升保障力

  上世纪60年代,修理连为节省每一分钱,用黄泥替代碱水清洗擦拭机器的棉纱,用磁铁吸取回收散落的铁屑。新形势下,尽管环境和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修理连始终把“黄泥洗棉纱、磁石吸铁砂”作为一种精神来弘扬。他们坚持认为,时代再发展也经不起折腾,家底再厚实也经不起浪费,经费再增加也必须用到点子上。

  走进修理连,每个修理车间都有废料回收箱、废油收集桶,每个班组都有一个收集旧螺丝、垫片、插销的“百宝箱”。官兵们每次下部队巡修都会把拆卸更换的零配件带回连里,挂账登记、循环利用。

  陆军船艇高射机枪的配件紧缺,有时出现故障难以修复,遇有船艇退役,连队就组织人员上艇收集可用零部件,分类存放以备急需。如今,光收集的高射机枪小配件就达100多件。5年来,修理连共压减10多笔总计20多万元经费开支,回收各类金属废料近3吨、各类废油1500多升,废旧器材再利用率达65%,改装制成各类战备、训练器材110件,节省经费10余万元。

  为提高装备维修质量效益,他们组织技术专家对火炮、雷达、车辆等主要装备540种常见故障排除的方法步骤,逐一进行论证对比,设计出最优方案并编成手册。车辆维修工序原来需9人完成,经过科学编组、合理分工、借助辅助工具,现在只需6人就能完成。2010年,连队接到8部激光测距机维修任务,官兵们采取“拆拼修理法”,将修理期缩短一半,极大提高了维修保障效能。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千岛要塞铸辉煌 2011-04-20 nw.D1000FFN_20110420_3-00002 2 2011年04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