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供养中心就餐记

  本报浦江4月14日电

  记者 徐贤飞 报道组 盛锋 方镖

  

  论坛版主、大学生、老中医、村民,这次,我们民生考察团一行的目的地是浦江县五保集中供养中心。考虑到我省许多县市对农村五保户进行了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的生活究竟如何?CPI的上涨,对老人们的餐桌有否影响?这次的民生考察团,打算从“餐桌”入手,感受供养中心老人的生活。

  我们在食堂门口集结完毕,考察就此开始。

  排骨很酥很软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中午11点15分,供养中心的广播音乐响起,84岁的张有庭拿着饭盘、筷子,和着音乐,哼着曲子,往食堂走去。

  张有庭是浦江县浦南街道平安村人。几个儿子先后离世,老人成了孤家寡人,便来到了县五保集中供养中心。“这是我们午饭曲。音乐响起,就是我们的午饭时间到了。”老人跟我们吃了早饭:豆腐脑和馒头、油条,也和我们混熟了。早饭时,他就给我们透露了,今天中饭吃糖醋排骨。“跟你们在外面吃得不一样,这里的骨头,炖着烂烂的,很香很香。”老人说得美滋滋的。

  看着邻桌的老人,一块块排骨啃得津津有味,又想起了老张“神秘的微笑”,我们也馋了。我们坐在最后一桌,等到护理员给我们盛上一小碗排骨,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放在嘴里,味道果然很鲜。肉已经很烂了,轻轻一咬,就从骨头上掉了下来。护理员说,排骨是厨师一大早就炖的,因为老人们的牙都不太好。

  身体好的老人,一般自己来吃饭。供养中心还有一批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老人,需要护理员给他们送饭。在4楼的特护房间,26岁的护理员凌微微一匙一匙地给卧床不起的老人喂饭,耐心细致。伺候老人吃一顿中饭,她和同事要忙上一个半小时。

  吃饭井然有序

  晚餐时,我们跟老人一起吃了青菜肉丝切面。这一天的食谱,连我们考察团成员、浦江资深老中医赵水生都说好。“我特别看了下他们这一周的食谱,挺科学,各方面营养都考虑到了。”老赵表扬了供养中心,也提出了意见。他说,老人年纪大了,钙质流失容易缺钙,食物上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骨头、鱼、青豆、豆制品等补钙食物,最好每天都能安排一点。

  尽管早饭、中饭已经来过,但晚餐时,看到每位老人井然有序地坐在位子上等待用餐的情景,依然让我们感动。“这比我们单位规范多了。我们单位吃个饭,排队就排半个多小时,大家还挤成一团”。考察团成员、新浦江论坛版主南齐说。浦江县五保集中供养中心主任骆俊平介绍,等老人坐定,护理员就会端着饭菜,一桌桌分餐,“不排队就是怕老人累着,我们的护理员宁愿自己辛苦些”。

  老人说好,才是真的好

  物价水平上涨,而浦江县五保老人的补助标准,是参照该县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每人每月348元。“扣除老人的零花钱、水电费、服装费等,每人一天的伙食费只有8块钱。”骆俊平说。

  8元钱怎样吃好,工作人员没少动脑筋。据骆俊平介绍,油盐酱醋全部批发,米、面粉、蔬菜、鱼肉等直接从批发商、农户采购,减少中间环节。中心还发挥农村老人的特长,开辟了菜园子、养猪场,供养中心现有菜园五亩多,存栏生猪30多头。骆俊平说:“我们三分之一的蔬菜、猪肉能够自给,这又省了一大笔开支。”“种菜组”的老人王东升接过话茬说:“适当的劳动,还能让我们保持健康。”

  老人说好,才是真的好。中心成立了伙食管理委员会,选出20位老人参与伙食管理。张有庭就是伙食委员会的成员。他说:“有了这个沟通的渠道,我们想吃什么就可以跟炊事班商量,有点像酒店似的,可以点菜吃。”

  链接:浦江县五保集中供养中心是一所“特大型敬老院”,居住着421位五保老人,平均年龄75岁。浦江县于2004年投资近2000万元,腾出县里的经济适用房,撤并了17个乡镇敬老院,把所有农村五保老人进行集中供养。

  考察团微博:

  南齐:新浦江论坛版主

  我觉得这里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大家庭。有人种菜,有人养猪,有人理发,有人扫地,有人拉二胡给大家听……每个人在政府养老的基础上,也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劳动,享受互帮互助、共为一家的乐趣。我挺向往这样的老年生活。

  张岚:宁波大学实习生

  我跟着护理员凌微微给特护老人送饭。一个房间里住着四位卧床不起的老人,空气里却没有一丝异味。我摸了摸老人的床铺,很干净;老人内穿的白色衣服,也是洗得白白的。凌微微说,她们常给老人洗澡。微微才26岁,我膜拜她了!

  小吴:浦江县黄宅镇曹街村村民

  在供养中心呆上一天,我一直在反省自己,我爸妈过得幸福吗?我老觉得自己很忙,不怎么陪他们,他们病了,我也只是给钱。供养中心的的医务室就在中心里,我还看到有护理员陪在一旁。我们家离医务室还要走上一段路,爸妈偶尔病了,我都没陪着看过医生。

  赵水生:浦江县资深老中医

  五六个人一个套间,房间里还有电视机、热水器。无聊了,中心还有棋牌室、阅览室、文艺室。这样一个400多人的大家庭,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老来伴,老来伴,我看供养中心的老人挺有伴的。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供养中心就餐记 2011-04-15 nw.D1000FFN_20110415_4-00003 2 2011年04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