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
徐震
近年来,我省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从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到提出建设生态省,再到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在推进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2010年,全省环保系统出色地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
优化环保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全省环保系统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谋划创新生态环保事业发展思路,扎实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我省大力加强执法监管,有效遏制污染反弹势头。针对一些地方片面强调保增长而放松执法监管,环境违法行为高发、污染出现反弹的现象,我省坚持“严格准入、严格执法、严格防范”要求,持续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积极主动加强环境源头管控,毫不松懈推进环境应急和信访处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环保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采取有力措施,圆满完成“十一五”减排和“811”新三年行动任务。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8.15%和21.16%,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重点环境问题整治、水气声等主要环境质量指标基本达到验收或规划要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8个方面20项工作目标,除了钱塘江流域市县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外,全部得以实现。
坚持创新引领,加强环保能力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我省紧紧围绕环保科技和产业发展、环保制度创新、环保基础能力和队伍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为环境保护事业纵深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眸“十一五”:
环保取得五个“最”
“十一五”时期,全省环保工作坚持保护环境与促发展相协调,把握关键、大胆创新,砥砺奋进、克难攻坚,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5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为把我省环境保护工作推向新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根本的成效是:在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环境保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
——最生动的实践是:始终把建设生态省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良好机制,为新时期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累了有益经验。
——最突出的亮点是:牢牢把握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定位,有效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先导功能和倒逼作用,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推进环境与经济融合发展创新了思路举措。
——最鲜明的特征是: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的治本之策,注重环保重点领域改革和制度建设,为推动环保事业纵深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最重要的收获是:环境监管能力和物质技术支撑大大提升,铸就了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环保队伍,为把我省环境保护推向新阶段夯实了能力基础。
展望“十二五”:
环保进入新阶段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环境保护工作,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全省环保系统要进一步深化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用新的视野把握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机遇,用新的实践推进环境保护取得更大的成效。努力把我省环境保护工作推向以环保优化发展、全面防治污染和建设生态、全面加强执法监管、全面推进共建共享的新阶段。
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生态省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地区和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我省提出了“十二五”总领性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达到国家下达的任务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八大水系、运河、主要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的比例大于75%,劣五类水质控制在5%以内,县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所有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灰霾天气出现频率明显下降,全省酸雨率和酸度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