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专题报道浙江日报记者俞佳友情系百姓(上)
大山里来了俞记者
编者按 本报记者俞佳友在10多年的新闻实践中,始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忠实履行党报记者的职责。特别是2009年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他受派到青田县万阜乡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以来,扎根基层、情系山乡,以实际行动实践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
按照中央领导批示要求,中宣部和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组织12家中央媒体,对俞佳友事迹进行集中采访。本报从今天起,将连续刊发中央媒体的报道。
新华社记者 余靖静
第一眼看去,在浙江省青田县最边远的万阜乡的这群村民中,很难分辨出哪位才是记者俞佳友——同是寸头、黑脸膛、个不高,穿着最普通的夹克和皮鞋。
仔细听,或许能辨别出他口音中的江西味儿。尽管二十多年前即已参军离乡、而后进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俞佳友依旧以“农民的儿子”自居。2008年12月,当浙报集团公开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时,他第一个报名并当选。
再次与大山朝夕相处的俞佳友,将此前18年记者生涯积累的能力与思考,转化成了帮助乡亲们脱贫的才智与韧性。两年多来,他善用记者身份和浙报集团的平台,为当地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乡亲们用致富带头人和救命恩人来夸他,一点也不过分。”青田县县委书记王通林说。
在第二故乡的土地上,俞佳友说:“我过得最踏实也最充实。”
腿勤——“发稿要抢时间,为乡亲们做事也要抢时间”
俞佳友是开着私家车来万阜乡报到的。这一天,是2009年2月24日。
下乡前,他特意请教过自己的“前任”,得知在这个海拔500多米的贫困山乡,近万名村民散居在72平方公里内不同的山上。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从乡里到县城的班车,每天只一趟。
多年记者生涯,“抢时间”已成为职业本能。当初在杭州贷款买车,俞佳友就是图采访方便,能为发稿“抢”时间。到了山里也一样,要“抢”的是为乡亲们做事的时间。“规定派驻时间就一年(后来因乡亲们强烈要求又顺延了),不开车下来,时间就都浪费在赶路上了。”俞佳友说。
从县城到万阜乡那条景色美丽的盘山公路,是给俞佳友上的“第一课”——弯急、坡陡、路窄,一旁是百米多深的水库——路长不过85公里,第一次进山,他开了将近3个小时。到了目的地才发觉,紧张的冷汗已湿透了衬衣。
更惊魂的还在后头。有一回,山上飘雪,路上结冰。俞佳友和同事去村里看望困难群众,车子不住打滑,车后就是170多米深的悬崖,幸亏路边的半截隔离墩救了命……
“莫拉克”台风袭击浙江时,万阜乡的一个村出现了山体滑坡,俞佳友开车帮着转移群众。刚刚扶着70多岁的朱彩英等人上了车,从危险地带开出来不到几米,一块1吨多重的大石头,从20多米高的山上滚下来,砸扁了车头。有人当场尿湿了裤子。俞佳友惊魂甫定,笑着调侃,“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就这样,他和万阜乡的乡亲们结下了“共患难”的交情。他的私家车,也成了万阜乡乘坐率最高的“公交车”——送即将临盆的孕妇去县城生产,在下雪的日子接送孩子,帮想养殖小龙虾的村民去邻县学技术,还作为乡里最体面的车,客串过迎娶新娘的“婚车”。乡亲们用多了车,不好意思,要给他钱,俞佳友哈哈一笑说:“做啥?收钱是非法营运!”
里程表显示,到万阜乡的两年多时间里,这辆私家车派了大用场——跑了7万多公里,轮胎换了十几个。此前在杭州的两年里,里程数不过2万多公里。
嘴勤——“向不同人问同一个问题,或许能总结出一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有所为”,首先得了解社情民意。调研是记者俞佳友练就的基本功。白天村民要下田劳作或打工,他就利用早晚和周末,采取“村民回家我上门”的土办法,希望能尽快地和村民熟悉起来。
白岩前村离乡政府所在地最远,俞佳友第一次去时还没通水泥路,他就和乡干部背上方便面和水,早晨5点出发,翻过十几座山、走上5个多小时。等走访完村民再返回乡里,已是深夜。
最初的半年里,俞佳友走访了所有在家的村民,对乡里8个行政村村民的生活状况、收入来源、贫困原因和发展思路等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
“你最想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俞佳友总在重复问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在蒲州村,村民们提到最多的,就是“能不能和城里人一样喝上自来水。”
“下了大雨水很多,喝的都是黄泥汤;遇到干旱想喝水,早晚排队等挑水。”这句顺口溜,正是村民饮水难的真实写照。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