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独家报道引发资本市场及矿业强烈关注——
追踪稀土矿民企央企“闻矿”而来
记者 施晓义
本报杭州3月30日讯
记者 施晓义
“今天上午就有一家省内上市公司找上门,强烈要求合作开发刚刚发现的超大型稀土矿。”省地质勘查局第一地质大队大队长徐刚今天下午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来访企业有省内的民营企业,也有来自北京、上海、新疆等地的央企及国内知名矿业企业。
3月29日,本报第一时间独家全面披露浙江发现超大型稀土矿的消息,引发国内资本市场及矿业强烈关注。本报记者今天接到上海证券报等多家省外媒体同行的电话打探采矿权的归属,而来自省地质勘查局第一地质大队的消息也显示,10多家企业已去电或上门拜访,强烈要求合作开发或整体拿下该矿的开采权,而且“来者都不差钱”。
据悉,目前国内有实力开采矿的企业有中国五矿、中铝股份、中亚华精、中植集团等大企业。还有一些从楼市抽离资金出来的大企业也迫切希望投资矿业。“这些企业都不差钱,就差好资源。”
一些在省外投资矿业的浙商也看好这个项目,并纷纷打探投资合作框架甚至细节。
“跟我们合作勘探或开采都可以谈。”面对纷至沓来寻求合作的企业,省第一地质大队表示,稀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储备资源,他的开发利用,一定会在国家的资源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指导下,精挑细选优质合作伙伴,并要求来洽谈的企业不仅要有资金与技术实力,更要有环保意识,要让宝贵的稀土资源造福国家和人民。
不知是否出于对谁将得到这块“超级大餐”的揣测,尽管今天上证指数低迷,但包钢稀土、中色股份、厦门钨业、横店东磁、五矿发展等一批稀土概念股仍强势上涨,其中包钢稀土涨幅一度达6.48%。
资料显示,上市企业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稀土深加工产品,从事稀土新材料生产、销售以及稀土高科技应用的产品开发,是目前我国稀土工业规模最大的生产厂家。
尽管外界迫切希望介入该超大型稀土矿的开发,但实际情况并非这么简单。据徐刚介绍,该矿目前只是初步探明有70吨储量,初步估计价值700亿元。等到该矿的普查报告出来后,关于储量、价值等的数据会更详尽。
“工作量非常大,按一般工作节奏年底都不一定能完成,但我们争取在国庆节前拿出普查报告!”徐刚表示,按常规,普查报告之后,还有一个对矿产的详查阶段,然后才进入开发阶段,并且每一阶段都有立项申请、项目设计、报告评审等环节。这样的一个周期,少则四五年,长则四五十年。
不过,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业资源的急切需求,国土部已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出“整装勘查”的新思路,即找矿即着眼于开发,开矿的时候引导找矿,以加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最终目的。
徐刚表示,对合作企业而言,风险与利润共享,介入得早风险大,但收益也可能很大。“不过,就这个超大型稀土矿而言,现阶段介入已基本没有风险。真正有实力与诚意的企业进来后,我们可以详查阶段与勘探开发齐头并进,加快开发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