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闻新智

看病难,在缓解

  一个字,说医改

  编者按:医改的根本目标,就是缓解群众看病贵和看病难。为着这个目标,浙江一直在努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打造健康“守门员”;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缓解大医院看病难……  两年过去了,效果究竟如何?从5位受访者的叙述里,我们看到了切切实实的改变。

  本报记者 吴孟婕 通讯员 王乐 

  

  关键字:近

  讲述人:罗炳方,安吉县良朋镇良村村民

  我的身子骨不大好,以前为了看个病,从村子里颠簸到县里的医院,还没有直达的公交车,起码折腾掉大半天时间,还得耽误家里的农活。村里的老老小小要是晚上生了病,那也没办法,只能拖到第二天赶到城里去。大家都说,不敢生病啊!

  后来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到了家门口,几分钟就能走到。刚开始,村民也担心,开到村子里的卫生服务站能不能治好病、用好药?但是每回来看病,按医生处方吃完药、打完针,病都好了,卫生服务站的药品种类很齐全,我们心里也越来越有底。

  

  关键字:安

  讲述人:胡婆婆,北仑区柴桥街道洪岙村村民

  我今年68岁,患尿毒症五六年了,一周要去医院做三次血透。以前总去宁波市第二医院做治疗,毕竟大点的医院我们信得过。但我们住得偏僻,有时候早上五点就要出门,路上来回要花费四个多小时。车里挤的时候喘不上气,想上个厕所也要等车到站了才行,如果遇上天气不好,那更是不方便。等做完血透,我浑身无力,老伴也累得不行,相互搀扶着坐上公交车,辗转到家,天都黑了。

  去年,听说北仑区人民医院有省级专家下来给病人做血透,我和老伴高兴极了,第一批报名预约。这样一来,节省了路费和时间,专家的态度也很好,解释问题特别清楚,我们听了更安心。以前去趟医院我总担心拖累老伴跟着受罪,现在看病方便了,我们心里的压力也小了不少。

  关键字:赞

  讲述人:冯静,浙江在线健康网主编

  转眼间,省卫生厅和浙江在线等几家单位联合推出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满半周岁了。自去年9月27日平台正式启动以来,网上预约挂号量飞速上升,开启第二天,就有109位网友尝到“头口水”;到现在,平台已经成功预约了10万多个免费专家号。

  平时,我们6位编辑记者直接与患者沟通,每天QQ和桌上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最忙的时候,其他部门的同事也来帮忙接电话。其实这个预约平台的定位是“自助式”一站服务,患者只需登陆网址:http://guahao.zjol.com.cn,根据相应的提示和指南操作并不是难事,但还是有不少网友咨询某某病看哪个专家好,甚至细化到某位专家的上班时间。虽然我们的记者编辑不是专业人员,也尽力为患者搜集信息。

  前几天,一位叫“熊猫”的网友对我们的在线客服说:“你们这个网站开起来了真好,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外地人,挂号起来很方便!狂赞!”类似的感谢每天都能收到不少条,这时,我们就感到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关键字:守

  讲述人:郭清,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省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

  十年前,我在加拿大访问时,问过当地医生一个问题:有没有病人越过社区全科医生的首诊,直接上大医院和专科医院看病?他们的回答是,“只有傻瓜才这么干。”因为根据西方现行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居民去医院就诊必须经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否则医疗保险不予报销。这种严格的基层首诊制度,很好地缓解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

  而在我国,病人仍习惯用自己的“脚”来选择,不管大病小病,总希望去最好的医院,看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物。这是一个误区。社区医院承担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的职责,提供的服务具有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特性,这是大医院难以做到的。

  在新医改方案中,居民步行可达的各类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形象地称为健康“守门人”,承担着缓解看病难问题的厚望。对“守门人”的预期是:合理分流患者,即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借着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做到位了,就能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产品。

  一方面,我们要逐步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有病去大医院”的观念,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特别是软件建设,不仅要加强基层医护人员毕业后的培训和教育,关键要完善合同制约、补助政策的落实,打开全科医生的提升通道,设计好未来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关键字:通

  讲述人:马伟杭,省卫生厅副厅长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也是改革的难点。新医改2年多来,我省的公立医院改革无论在体制机制,还是内部管理上都有很好的探索和实践,但在资源整合、服务流程等方面的改革未能完全破题。

  公立医院改革的主体是医院,但关键还是在政府。这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唯有牢牢把握住“体现公益性、保护积极性”,才能有效调动起医院和医务人员,打造一条医疗资源共享联合的“通路”,从而推进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这条“通路”,首先依托于积极鼓励和支持城市公立医院纵向整合医疗服务资源,加强城市公立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引导示范”作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合理、科学。其次,我们也要探索建立不同形式的联合体,实行联合体内不同级别、不同功能医院的有机联合,建立起方便、有效的共享型医疗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公立医院的横向联系,实现资源互补和提高利用效率。比如在推进大型医用设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方面,几家医院正以PET-CT的装备为切入点,合力打造浙江省医学检查诊疗中心。

  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未来资源和服务的流动将无所凝滞,居民的社区健康档案就像可以随身携带的“名片”,与医院的电子病历无缝对接。实现就医保障一卡通,也就缓解了看病难题。

  漫画 沈一帆


浙江日报 人文·朝闻新智 00014 看病难,在缓解 2011-03-31 nw.D1000FFN_20110331_6-00014 2 2011年03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