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博客日本经济的“合成谬误”
赵 伟 教授、博导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日本经济那种微观活力与宏观疲态的对照,多半印证了经济界一个流行的说法,这便是“合成谬误”。
日本经济的“合成谬误”
日本经济怎么了?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们一直在问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说,就日本经济与产业各方面的要素来看,就这些要素的活力与竞争力而言,日本经济都不应该是那样糟。不应该在经历了一场资产泡沫崩溃之后,连续十几年地走走停停,显现出一种持续性疲态。
这个问题的确令人迷惑不解。就一个经济体运转所依赖的基本要素略做点比较,便不难得出结论,几乎在所有方面,日本如果不比别的工业化国家高出一筹,至少也不比别的工业化国家差,更不要说与中国俄罗斯甚或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较了。
一般地而言,一个经济体运转的效率之源,最要紧的莫过于三,分别为劳动者素养、企业竞争力和制度的基础结构状态,日本在所有这些基本要素禀赋上一点儿不赖。先说说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劳工,日本劳工素养堪称世界第一。别的不说,单是一般劳工对待工作的那种激情与态度,就让人赞叹不已。相信每个去过日本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踏进随便一家商店还是一家餐馆,店员打招呼的那种方式和声音,都流露着一股工作的激情,鲜有无精打采的服务生的。即便像铁路这样的“垄断行业”,乘务员的工作激情也令人赞叹。查票时对待旅客的礼貌近乎低声下气,小心翼翼地问你有没票,若没有也很客气地给你补上。
再说说产业微观细胞亦即企业,即便受到泡沫经济崩溃的折腾,日本迄今依然拥有全球一流的企业与企业家队伍。索尼、丰田、松下等一大批战后兴起的“英雄式”企业与传奇式企业家队伍,在全球跨国公司中依然是佼佼者,而一般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也一点儿不差。别的不说,单是小小的便利店,在日本就给打造成了一个无处不入的产业,成了日本大众居家出行不可或缺的一个行当,也大有畅行天下进军海外的趋向。至于在中国投资的那些日资企业,其管理与经营技艺之高,也令同行汗颜。
再看看制度的基础设施,日本也不比别的市场经济国家差。我曾说过,经济学家们用合约的强制性来衡量制度的质,这方面有个指标容易获得且便于比较,这便是企业间交易方式。一位研究日本企业间交易网络的朋友告诉我,日本企业间交易几乎百分之百是先发货后付款,比别的国家要高得多。单是这点就大大节省了交易成本。但要做到这点得有个前提条件,这便是普遍诚信的社会环境。
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自从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却陷入了持续走走停停的状态,结果不仅给中国提前超越了,而且与美国的差距拉大了。按照有关统计数据计算,1990年日本名义GDP一度相当于美国的51%,1995年甚至曾经达到过美国的71%。然而自那以来,则持续下跌:2000年跌到相当于美国GDP的47%,2005年跌至36%,2010年也在37%以下挣扎。同期中国则急起直追,由1990年相当于美国的7%,1995年的10%和2000年的12%,到去年已经追到39%,提前超越了日本。
关于日本经济的这种悖论现象,早先曾有经济学人用“精明的企业家与愚蠢的政府”来解释。说是日本的企业、产业与企业家虽然堪称世界一流,但政府决策机制有问题,往往在经济显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之际,给一项愚蠢的政府政策浇灭了。在我看来,日本经济那种微观活力与宏观疲态的对照,多半印证了经济界一个流行的说法,这便是“合成谬误”。所谓合成谬误,就是看起来每个零件都很不错的,但组合起来的机器却很糟糕。日本经济也好,大地震之后一般民众的镇定有序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手忙脚乱也好,似乎都在印证此种“合成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