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海洋之心

  王婷

  

  海,就在那里,亘古如斯。

  望海。从海天相接处起,泛出碧波万顷,海底两万里,透出深邃无际。

  当凝望的方位转自太空,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遥看家园时,惊讶地发现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水球——因为七成以上的面积是蔚蓝的海洋。

  我们是蔚蓝水球的精灵,身处海洋的怀抱。海洋连成片,水域相连,即便居住的大陆,对整个地球而言,实则也是“岛屿”,只不过相当大而已。

  梦探蔚蓝,是每个人孩提时就藏有的梦想。没人能说得清这大海的历史奥秘。人们只知道,大约在38亿年前,当地球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时,海洋就开始孕育生命最原始的细胞,那里是生命的源泉。

  鱼、贝、虾、蟹、藻、矿……种种资源择海而栖,与海共生。碧波之下,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18万种海洋动物,2万多种海洋植物,在未来的海洋开发中,海洋可能是人类最理想的“蓝色粮仓”和“食品基地”;

  200多种海藻中含有各种维生素,近300种海洋生物含有抗癌物质,人们已从海洋中分离出许多珍贵的疗效很高的药物,在海藻中分离提取出碘、氮等化工原料,海洋是人类又一座“药品制造厂”和“化工厂”;

  大海中仅大陆架的石油贮量就达2000多亿吨,大洋底部锰结核的总储量多达3万亿吨,仅太平洋底沉睡着的1万多亿吨锰结核中就含锰4400亿吨,是陆地的67倍,含镍164亿吨,是陆地的273倍,含铜88亿吨,是陆地的21倍……海洋无愧为人类的“能源宝库”。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洋无穷的宝藏正等待着人类的开发。

  识海,用海,护海,是我们弄潮大海的“三部曲”,手中的船桨,是——科技。

  科技是开启海洋奥秘的钥匙。自古以来,海洋一直挑战着人类的智慧与想象,时至今日,仍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知疆域。

  139年前,全球第一艘海洋探测专用船“挑战者号”从英国出发,环绕全球进行研究,一次次撒网后,从数英里深的海底、覆满红色淤泥的寂静深海捞上许多奇特古怪的生物,过去从没有人见过这些。人们这才知晓,在最僻静深远的海底也有生物存在。

  后来,通过科学仪器与设备,科学家得以探查海底地形,研究深海海流变化,甚至从海床上采集到了研究样本……海洋的律动,在科技的探照灯下一点点清晰了起来。

  科技力量的导入,还助推着海洋经济步入了前进的快航道。

  木船变钢船,橹摇变机驱,一艘艘万吨巨轮从现代码头起航。如果还用一条船、一根橹、一张网的原始方式来探海,即便守着富庶的大海,渔民的生活依然艰辛,无穷的宝藏依旧会沉睡海底。我们看到,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从海中走入了工厂化养殖车间,牙鲆、大菱鲆、石鲽等海水鱼被请进了养殖池……

  靠海吃海,还要爱海护海。科技是科学用海的“芯片”,也能变身为海洋的“护身符”。

  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用的是科技,给鱼儿安“新家”的人工鱼礁投放用的是科技,对海域、海岛、海岸带使用情况的调查用的是科技……

  科技,给蔚蓝水球注入活力的海洋之心,正跳动出一片生机。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海洋之心 2011-03-11 nw.D1000FFN_20110311_4-00017 2 2011年03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