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新视野

培养 蔚蓝头脑

  通讯员 潘怡蒙

  

  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科技,更需要人才。2010年8月,在国家海洋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COSEE-China)开始实施。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涉海高校成为首批为国家培养高层次海洋人才的合作伙伴。

  这一由教育部所属涉海高校为主体组成的海洋教育联盟,目的是促进海洋文化知识普及,提高全民海洋意识,使民众认识到海洋在人类生活中及影响气候变化的关键性作用,并促进在海洋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普通大众都不是‘海洋专家’,在学校没有受到海洋知识教育,普遍意识不到自己的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在这一点上,中美两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美国也成立了类似的教育联盟机构,叫美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中心,都是由美国最好的涉海高校、研究机构组成的。” 联盟浙大代表、浙大海洋系副主任叶瑛教授说,中美两国通过在中国建立一个COSEE机构,扩大原本在美国拥有13个机构的COSEE网络,中美两国的海洋教育和研究界都将受益无穷。

  美国卓越海洋教育中心2000年成立,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组织美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海洋科学家、信息技术专家和高校教师等组成,通过建立全国性海洋教育网络,促进和发展全民对海洋的认知。

  “美国在推广海洋知识方面的投入非常大,从东部到西部,覆盖几乎所有地区,从海洋科学到海洋技术,涉及的内容很全面。”叶瑛教授说,中国在海洋这一领域起步较晚,我们现在的技术、设备大多依赖国外,人才也非常短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专业高层次人才几乎没有,绝大多数是“自学成才”或者说“半路出家”,培养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

  叶瑛教授说,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的实施能更好地进行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特别在海洋科学、海洋教育方面,现在已基本实现远程共享。“这为培养出中国自己的海洋科学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国民海洋素养,服务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和海洋发展战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叶瑛教授说。

  浙江大学是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的主要发起单位之一。2009年5月,浙大成立了海洋系。叶瑛教授说:“虽然时间还不到两年,但我们做的,如甲板装备、水下技术、海洋材料防腐蚀等技术在国内高校都是首屈一指的。”

  据悉,目前又有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加盟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同时,该计划将以“项目”的形式设立和运作,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网络和渠道,推动各相关部门的参与,提升海洋科学专业教育质量,促进海洋科学科普教育的科学化与专业化,大大提高公众的海洋意识与知识水平。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新视野 00018 培养 蔚蓝头脑 2011-03-11 nw.D1000FFN_20110311_5-00018 2 2011年03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