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幸福来敲门
——全省干部群众热议全国两会
初春的浙江大地仍有几分寒意,但全国两会传来的春讯,温暖了全省各地干部群众。连日来,他们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时刻关注两会,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结合工作实际,谈感想,提建议,话愿景,共同勾画“十二五”美好蓝图。伴着“十二五”的脚步,幸福已叩响家门。
更多人住有所居
看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要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的论述,海盐县建设局房管处主任徐武坤觉得,自己干事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了。
近年来,海盐投资2.7亿元建设经济适用房,解决了808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同时,廉租住房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总投资2508万元。“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就是要加大力度投资建设适度规模的公共租赁住房,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过渡性居住问题。”徐武坤说。
徐武坤说,“十二五”期间,海盐将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8.75万平方米。今年,将斥资续建秀水花苑经济适用房一期、二期和常和景苑城镇廉租房(租赁房)项目,启动愣港路地块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等,逐步形成“供需平衡、梯度覆盖、形式多样”的住房保障体系。
(记者 王国锋 通讯员 汤燕萍 马晓燕)
对杭州市下城区发展都市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胡文跃来说,全国两会最让他兴奋的话题是保障房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上说,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很让人鼓舞。”
胡文跃认为,如今房价居高不下,不仅影响城市困难家庭改善住房条件,也给年轻人创业带来巨大压力,城市面临各类人才流失的威胁。政府在稳定房价的同时,只有更快地建设保障房,才能让更多人“住有所居”。下城区的做法之一,就是通过建造大学生人才(外来务工人员)公寓,提供公共租赁房,缓解他们的住房难。
胡文跃还希望各地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考核监督。他说,杭州规定2011年在商品住房供地总量中,安排10%的土地用于建设或配建保障性住房,这个数字有没有达到,政府都要考核到位,问责到位,才能确保实现目标。
(记者 戴睿云 报道组 赵明)
未来就业更给力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党和政府这么重视就业工作,特别是首次把大学生就业写入规划纲要,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温州大学就业工作处处长孙广福告诉记者。
孙广福认为,当前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而全国大学生毕业生逐年增多。加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和毕业生个体矛盾,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他说,作为高校就业部门,一定要树立就业优先理念和意识。以生为本,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建立就业优先评估体系,对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温州大学还将与市妇联、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办第二届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全力以赴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记者 李扬)
听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平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沈强备受鼓舞。他说:“温总理提到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对于我们基层劳动保障部门做好就业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如何解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沈强介绍说,春节以来,平湖市陆续推出6场大型招聘专场,吸引530家企业前来招聘。同时,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生,以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沈强说,今年平湖市将新增城乡就业岗位1.5万个,帮助3000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500人,完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
(记者 王国锋 报道组 莫云)
教育优先快步跑
金华实验中学的一万多名师生高度关注两会召开,及时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渠道了解相关信息。许多学生表示,肩负祖国重托,背负父母期望,一定要倍加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集中精力,刻苦学习,努力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温总理朴实的话语,句句透出为民谋福利的热切情感。总理在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这句话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听了特别感动。温总理提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达到4%,这对教育界来说是大好消息。相信随着政府对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加,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一定能实现!”校长吴旭涌激动地说。(记者 徐晓恩 报道组 陈汝平)
记者连线正在北京的全国人大代表、特级教师缪水娟,她的话题始终离不开教育。“这几天,无论会上、会下,孩子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始终都是热点。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里,都明确要优先发展教育,目标明确,令人振奋。”电话那头的缪水娟,透着欣慰。
在这位老校长眼中,未来五年,中国教育将走向更加完善、更加公平的道路。她说,我们的教育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考改革、素质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特色化,推进大学向着世界一流迈进,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的明天也会更美好。”缪水娟说。 (记者 戴睿云)
融合发展促转型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绍兴市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特别是报告关于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论述,对绍兴来说,具有特别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绍兴从事纺织、印染、服装的工人总数超过60万人,其产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43.3%,因而纺织产业既是绍兴的优势产业,也是民生产业。如何将发展新兴产业与现有产业优势对接起来,做到两者融合发展,并行发展,成了绍兴干部群众议论较多的话题。
绍兴市政协委员金华江认为,绍兴在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要多注重与传统产业的关联性,这样也有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引进的新兴产业项目,不仅要凭借政策优惠措施吸引,而且也要考虑到绍兴的各种资源要素,让企业扎根绍兴,融入绍兴经济体系,并对其他产业有所推动。
(记者 周智敏)
对外贸易加快转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我国将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令宁波市外经贸局局长俞丹桦感触颇多。
俞丹桦认为,扩大内需与做大外贸并不矛盾。尽管这些年宁波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薄弱环节依然明显。比如,宁波外贸结构仍不太合理,不少外经贸企业抗风险能力仍然不足,各类涉外高端人才依然紧缺等。
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温总理的报告指明了方向: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等。
为此,俞丹桦认为,“十二五”期间宁波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字就是“转”,今后五年将实现由“千军万马”向“精兵强将”转变,由“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推动服务贸易由低端向高端、由国内向国际转变等。
(记者 周松华 通讯员 吴学军)
海洋经济新期待
舟山华鹰远洋渔业公司总经理李科平是全国人大代表,更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舟山渔民。舟山群岛新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让他非常激动。正在北京开会的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是舟山人民的百年梦想,意味着舟山发展有望翻开历史性一页。
李科平认为,“舟山群岛新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表明中央对舟山乃至浙江发展的高度重视。舟山应把握机遇,积极努力,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舟山海洋综合开发先行先试。要发挥好海洋、海岛的特色、优势和潜力,使舟山海洋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记者 林上军)
农民致富有奔头
松阳县叶村乡包安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增荣认为,这次两会,改善民生是最突出的“重头戏”。比如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量化指标,要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要大于7%,不但高于“十一五”5%的年增长率的预期目标,同时也高于GDP增长率的预期目标,这充分反映了经济增长成为“富民”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他说,根据“十二五”规划,今年,省政府也出台了加大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现在,全社会、全民形成了合力关注、帮扶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喜人形势。他们村将积极引导低收入农户开展粮经“新三熟”种植,开展高效循环种植,帮助低收入农户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致富。 (记者 聂伟霞)
全国两会召开以来,江山大桥镇大桥村的种粮大户林发忠一有空,就守在电视机前,看两会专题节目,特别是关于“三农”的话题,林发忠看得特别认真。
当听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三农”支出时,林发忠高兴地说:“国家这几年对农民种粮的优惠政策是越来越好了,我越种越有滋味!”
作为衢州市规模最大的种粮大户,去年他流转大田6200多亩,种植早稻4500多亩,向国家交售早稻105万多公斤,实现纯收入110多万元。“我现在这个种粮规模在全省也是名列前茅的。”他说,在政策的激励下,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江山粮食生产播种面积、亩产和总产量逐年增加,江山市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我认为‘三农’投入还要继续加大,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林发忠满怀信心地说,下一步要通过合作社的模式,推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粮食生产。(报道组姜小武 朱耀刚 记者 毛广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