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在金华,有一位可亲的老人——

爱心拐杖方便游客

  记者 吕玥 通讯员 孙武斌 

  

  本报金华3月3日电 “老曹,你又来送拐杖啦!”今天下午,在金华市尖峰山脚下,摆蔬菜摊的陈金香,从老曹手上接过10根拐杖。

  看似普通的一幕,背后却有一个接力两年的爱心故事。

  送拐杖的老人名叫曹荣安,今年74岁,是金华市婺城区城北街道的一位普通退休市民。2009年3月4日,一直热衷环保的老曹和20多名青年志愿者一起,在尖峰山脚下摆放18根“爱心拐杖”,供人们登山使用,之后,如有遗失损坏,这位热心老人总是及时前来补充。而摆菜摊的陈金香夫妇,则从那时起当起了“爱心拐杖”的义务保管员,一直守护这份爱心。

  记者在尖峰山脚下看到,刚刚添加了“爱心拐杖”的铁桶格外引人注目,背后一个半人多高的宣传牌上写着“关爱老人,呵护安全,奉献爱心,免费使用”的字样,还印了一个红色的雷锋头像。

  曹荣安说,设立这个“爱心拐杖”借用点是他的主意。两年前,他在爬尖峰山时,偶遇两位老人因为爬山太累而去折树枝当拐杖,于是连忙上前阻止,并帮他们找了根枯枝。回家后,老曹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事情,既方便人们登山,又保护山上树木。于是,一个“爱心拐杖”的念头在他脑子里形成了。

  老曹做的第一批“爱心拐杖”大受欢迎。“很好很实用。”一位经常来爬尖峰山的老人说,这个拐杖帮了他大忙,不仅省力,而且安全。

  刚开始时,因为无人管理,“爱心拐杖”常常丢失。一个月后,第一批28根拐杖只剩下12根。为让这一爱心行动延续下去,老曹又做了18根拐杖放在山脚下,没想到拐杖还是不断丢失。

  老曹的举动引起在山脚下卖蔬菜的陈金香夫妇注意。了解情况后,夫妻俩主动请缨当起义务保管员,每天傍晚把拐杖带回家,第二天再放到山脚。不仅如此,陈金香还经常上山寻找被市民遗忘在山上的拐杖,并提醒市民用完“爱心拐杖”后自觉放回原处。

  在曹荣安和陈金香等人的感召下,“爱心拐杖”的补充频率越来越低,附近的石墙脚村村民也纷纷加入看管“爱心拐杖”的行列。“事情不大,意义大。”村民老汪告诉笔者,“做一根拐杖很容易,但给别人带来的方便却不小,要是大家都能和老曹一样常想着别人,这里的风景也就更美了。”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爱心拐杖方便游客 2011-03-04 nw.D1000FFN_20110304_7-00015 2 2011年03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