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商道

视界“包容性增长” 由此而来

  收入贫困(income poverty)是指总收入水平不足以获得仅仅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生活必需品等。这种绝对意义上的收入贫困概念是19世纪末英国营养学家们研究工作的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们转而关注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basic needs),并提出相对贫困(relatively poverty)的概念,认为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但不足以使其达到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系列研究则将人们对贫困的理解带入一个新阶段,他所提出的能力贫困(capacity poverty)理论关注人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可以是什么或不可以是什么(what we can or can not do, can or can not be)”,从而将贫困原因的解释从经济因素扩展到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等方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纠正忽视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的问题,经济学家们将贫困概念扩展到权利贫困(entitlement poverty)。这种观点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和支出水平低下,也包括人们发展能力(教育、健康和营养等方面)的低下。

  世界银行于1990年提出“广泛基础的增长”(broad-based growth),其后更进一步提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pro-poor growth)的理念。“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关注穷人的收入和生活状况能否随经济增长而改善,而且这种改善既要满足绝对意义的要求也要符合相对意义的标准。

  进入21世纪,由于意识到亚洲地区各国在普遍实现持续增长的同时,收入和非收入不平等状况却在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亚洲开发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理念。

  根据亚行的官方解释,“包容性增长”可以界定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这一界定将产生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背景(individual circumstances)的不同,另一类是个人的努力与勤奋程度(individual efforts)的不同。这一分类使人们得以区分“机会的不平等”(inequality in opportunities)与“结果的不平等”(inequality in outcomes)这两个相关而又不相同的概念。机会不平等通常是由个人背景的不同所造成的,而结果的不平等除了一部分反映机会不平等外,还有一部分反映的是个人努力和勤奋程度的差异。

  2009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强调“包容性、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2010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出席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再次强调了“包容性增长”。“包容性”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

  (本报综合)


浙江日报 经济·商道 00011 视界“包容性增长” 由此而来 2011-03-04 nw.D1000FFN_20110304_7-00011 2 2011年03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