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公民科学素养5.6%,比2007年翻了一番,位居全国之首。本报记者循着数字上扬线,看浙江如何努力,如何思考——

让科学流行起来

  蔚蓝的思维,清澈的理性……当我们想到科学,往往会被其蕴涵的这些要素吸引。成为一个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人,也是我们许多人对自己对下一代的期许。

  中国科协公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比2005年的1.60%、2007年的2.25%,又提升了不少。

  特别可喜的是浙江——5.6%,位列全国各省区之首!从数据中,我们更看到浙江人科学素养提升一直向上增攀的箭头:2003年浙江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2.1%,2005年为2.55%,2007年为2.76%,2010年比2007年又翻了一番。

  目前,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的程度。一个被调查者只有同时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测度,才被认定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2010年,浙江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的群众比例达到了26.8%,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15.6%,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61.4%。

  这些数据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虽有一定差距。但浙江人的科学素养与日俱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背后得益于方方面面的努力。

  懂科学,出发点是兴趣

  懂一点科学知识,出发点是兴趣。说起两年前的一场“日全食”天文奇观,我们都记忆犹新:那是一次沸腾的全民天文热。

  神话中的“天狗吃月”,本是件平常事,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次,为什么惟独这一次日全食引出的话题很开阔很深远。

  其实,这就是科学素养的一种体现。

  数据表明,我省公民对科技信息的感兴趣程度这些年也在显著增长,其中,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更受关注,比如我省公众最感兴趣的科技发展信息是“医学与健康”,感兴趣比例高达81.4%。

  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鲁善增认为,这些数据正体现了我省公民对科学感兴趣,有科普需求。

  但是,仅有兴趣仍不够。“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这一项中,以9道国际通用的科学知识测试题的平均正确率来看,2008年美国的水平为64%,2010年中国的水平仅为41%。

  这就突显科普的意义和分量。鲁善增说:“科普就是要从公众需求出发,满足不同人群了解科学知识的欲望。”

  我省公众科学素养逐年提升,这首先得益于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进《纲要》实施,另外与科技馆等场馆的建设、科普经费的投入、支持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科普宣传等得力举措分不开。

  可别觉得科学家就该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拿着试管、带着厚厚的镜片,对我们而言遥不可及。

  科学行走计划、科学会客厅、科技咖啡馆……通过这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专家教授也可以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讲讲世博会的场馆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嫦娥探月又有怎样的故事、眼睛该怎么样保护……这些寓教于乐的方式,作为科普的新载体更为百姓所喜闻乐见。

  鲁善增笑称,如今的科普跟过去大不一样了,“过去自娱自乐、单打独斗、就事论事的科普方式,变成现在的大合唱、大联合了,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更适合浙江特点的科普新方式。”

  学科学,跟发达国家还差20年

  5.6%,放在全国来看,是个比较高的数据。但是,视野更开阔一点,这个数据还远远不够。

  因为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欧盟1992年为5%)。2007年底时,美国公布的数字就已达25%,这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了。

  特别在“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上,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升缓慢。2005年为7.4%,2007年为6.9%,2010年仅达9.8%。究其原因,还是源于我们长期以来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过程的教育重视不够。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我国每年吃错药的有几百万人,很多人生病了就随便去药店配点药解决了,有不少是滥用抗生素,还有其中20多万人还因为吃错药而去医院就诊。

  鲁善增说,正是因为科学意识不够,才会有吃错药,才会有张悟本“大行其道”,假如科学离我们越来越近,张悟本、李悟本也将会越来越少!

  那么,如何才能掌握科学知识呢?比如,拿科技场馆来说吧,浙江算是经济发达的省份了,但仍有一些县市没有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科技设施少目前已成了科普推广的“拦路虎”。

  再来看看孩子的教育。都说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朝阳产业”,有时候,也许只是参加了一次科普活动、听了一次院士的讲座,可能就会开启孩子走向科学的大门。但是目前,我们的孩子又不得不面临繁重的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孩子们在科学上的时间投入,不利于培育一颗感受科学之美的心灵。

  而国外很多国家却十分注重科普教育。比如瑞士,1—4年级的孩子没有任何作业,学生一年到科技馆的次数作为衡量教学的主要依据。

  还有德国、日本的科技节,基本上都是全社会总动员;英国的科学节,爱丁堡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以及顶级科学家都会走上街头,全民参与科普。而在我国,热衷科普的仍只是少部分人。

  科学也能在中国流行起来吗?这看似十分“理想主义”,但其实,并非没有可能。时下流行的“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他们创建了“果壳网”,正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科学像电影、音乐那样传播并流行开来。

  无论你是否热爱科学,来到“果壳网”,你就会发现科学真是个有趣的事,大家以娱乐的态度了解科学、认识科学。这种新鲜的方式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自愿走进科学。

  爱科学,锻造科学精神是关键

  是否真正热爱科学,最终将落脚于科学精神的塑造。对于“崇尚科学精神的程度”这个维度,国际上没有统一的题目和标准可供对比。历次调查都显示,中国公民不相信迷信的比例是很高的,而且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很小。此外,中国公众对科技发展充满信心与期望。

  以2010年的调查为例,有84.5%的公民赞成“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对科学研究的支持态度方面,77%的公民赞成“尽管不能马上产生效益,但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支持。”

  近几年,科学发展不当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逐渐为国内公众所了解。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公众仍然乐观赞同,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现在的科普还有缺陷。这是传统科普的不足,没有对科学的负面可能作出足够的警醒,以至于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不全面。如果不能妥善运用科学这把利器,它将成为一种隐患。

  国外强调的是“公众理解科学”,我们的说法是 “科普”。两个概念还是有所区别。传统科普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公众简单地坐在那里,听科学家做点深入浅出的知识介绍。国外的公众理解科学,要求就比较高了,如果公众觉得某项研究没有前途,就会要求项目下马,如果发现有啥不良社会影响,也会要求停止科研。所以它是双向的。

  正是看到了崇尚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浙江省也给自己定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比如到2015年我省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将达8%。

  可以说,这将是一个新的高度。但这个高度并不是凭空而来,鲁善增对此也充满了信心:“科普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它做好,同样,科普宣传,在‘十二五’期间,也要提升一个档次。”

  崇尚科学精神,看似泛泛而谈的空话,其实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细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惟有此,我们才可能展开想象的金色翅膀,让思维飞翔,让知识碰撞,让好奇心击出更多创新的火花。

  印度:印度把培养国民的科学素质写进了宪法,力图培养公民的科学素质,让公民全都具有“科学气质”。

  英国:具有科普工作经历是英国科学家引以自豪的一件事情,如果哪位科学家被英国BBC选为一年一度的圣诞科普讲座主讲者,其荣誉不亚于获得一项科学大奖。

  德国:被誉为德国“最聪明之夜”的“科学长夜”每年都会举办,在此期间,科学家认真回答参观者的提问,演示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激发参观者的兴趣,引导青少年进入科学的大门。

  法国:法国从小学一年级就设置“发现世界”课程,让儿童从小逐步了解人类生活环境、物质和物体、人体结构等知识。从三年级设置“科技课”,由浅入深地介绍生物、人体生理卫生、天文、地理、能源、材料、技术操作、计算机应用和软件知识等内容。现在每到假期,家长就带着孩子观看各种科普展览,或者到博物馆、大工厂参观,渐渐形成了“科普旅游”的热潮。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让科学流行起来 2011-03-04 nw.D1000FFN_20110304_8-00017 2 2011年03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