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人文世界·阅读会

若水乃为上善

  李无未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上善若水:浙江慈善文化》,是第一本研究总结浙江慈善文化的专著,这对于回顾浙江慈善文化演进的历史,认识当今浙江慈善状况的文化源流和社会条件,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慈善事业,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浙江有着极为深厚的慈善文化,形成了一种传统。相传范蠡退隐东钱湖后成为商圣,散财救助天下的贫困之人,可说是浙江慈善文化的开山鼻祖。新老浙商人士如严信厚、虞洽卿、吴锦堂、叶澄衷、刘鸿生、宋汉章、黄楚九、王一亭、蔡声白、邵逸夫、包玉刚、储吉旺等人的善举张扬了浙江慈善文化精神。至于连年资助贵州学子等慈善义举,更使得浙江人的群体性慈善传统名扬四海。

  《上善若水:浙江慈善文化》具有较完整的学理建构,注重运用社会学与文化学的基本方法考察其存在生态与演进,注重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差异对有关资料进行梳理。由于浙江慈善文化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受到各种文化现象的交互影响,因而本课题所涉及到的诸多问题,又需要从儒家文化、墨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企业文化、海洋文化以及具有地方色彩的自然生存状态、务实多神信仰民俗、古越文化、妈祖文化、救助文化、浙东阿娘文化、商贸文化、良吏文化、婚恋民俗等相关理论来加以解析。本书研究视角很独特,如对浙江人救助情结的诠释。在浙江人的传统中存在着以慈善为特征的救助文化,是浙江慈善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形成的地域因素。天灾人祸频仍,地狭人稠难以为计的生存状态,迫使浙江人游走天下。无论居家,还是外出,风险概率都远高于其他地区。每个人随时都有可能遭遇不测,事先救助他人,等于进行慈善储蓄。等到自己或家人遭遇灾难时,就会得到回报式的救助,进而实现自利的预期。近年来杭州出现的义工银行,正是这一传统的现代版演绎。浙江人的救助情结,就其原始动机来说与自利诉求相吻合,可称为策略性救助慈善文化,属于开明的自利。也就是说,浙江人的策略性救助慈善文化不过是在自利的前提下客观上实现了利他,可将其称为人我救助文化,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存在。当然,随着策略性救助慈善行为演变为一种传统,自利的功利性诉求渐渐淡化模糊,普世性慈善功能则相对强化昭彰。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特别强调公益之善和精神之善,对于私欲和物利总是鄙视和诛伐的,尤其看重为善动机。但从现代慈善精神角度来看,把慈善提到过高的道德水平,反映的不是慈善文化的先进和成熟,而是滞后和幼稚。浙江人行善的动机或许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高尚,他们许多时候是有心为善,这也体现了务实功利的文化传统。古人讲“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浙江人做善事与其处世风格一致,即保持低调,绝不张扬。可是,他们的确是“有心为善”,也需要回报。他们需要的回报不过是一份摆脱由他人痛苦带给自己心灵的心安理得,一份真心行善的心灵慰藉,一份子孙平安发达的真诚企盼。正因浙江人有着这样的为善心态,在行善方面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谓默以养真做善事,任凭世人说是非。

  浙江慈善留给我们的是文化的脉络,传递的是浙江人一代又一代沉淀下来的人生感悟与思想精髓。浙江多水,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这或许就是浙江慈善文化精神。上善若水,若水乃为上善。

  (作者为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阅读会 00021 若水乃为上善 2011-03-04 nw.D1000FFN_20110304_5-00021 2 2011年03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