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孩子“放养”好处多

  赵 畅 

  

  杭州市天长小学搞了一个“家庭实验室”,无论家长和孩子,都十分喜欢。孩子们称,做实验很好玩,又能学到知识,比一味地告诉他们课本已有的东西,学得更快也更直接。笔者认为,如此愉快的实验,看不出一点教学的痕迹,却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不失为一种特别的教育尝试。

  有一位专家说要以“放养”之道来培养孩子,这引起了我的共鸣。对孩子进行“放养”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释放天性,也是为了开发智力,“放养”只会让人更聪明。近日,英国一群小学生对大黄蜂的觅食行为进行实验观察,并在英国皇家学会主办的《生物学通讯》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在这些小学生的眼里,科学实验充满了乐趣,就像在玩一场游戏。诚如他们的校长所言,“让学生们丢下书本,花大把时间观察大黄蜂,最终就产生了这样的成果”。这些小学生之所以被引导成功,是因为探索未知的过程充满乐趣,其本质与孩子爱玩的天性是一致的,很容易做到寓教于乐。假若这些小学生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迫,他们怎能收获成功?假若校外一个个兴趣班、辅导课逼着他们去读,他们又怎么可能专注于观察大黄蜂?

  “放养”有好处。鲁迅就是被“放养”出来的,只要读一读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文章,就不难读到少年鲁迅的玩性和他对追求有趣味的自由生活的渴望。高尔基也是被“放养”出来的,他生于一个木匠的家庭。由于父母早亡,幼年时曾寄居在外祖父家里。只上过两年小学,但酷爱读书,勤奋自学,曾当过鞋匠、面包师、码头工人,又结识了各种人,这成了他真正的“大学”。曾读到诗人邵燕祥的诗中“放风筝的孩子”、“堆雪人的孩子”、“粘知了的孩子”、“捉萤火虫儿的孩子”之句,这童年的游戏,让人多么神往!如今,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许多孩子只能被“圈养”而失却了应有的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得多么精妙:“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孩子“放养”好处多 2011-01-27 nw.D1000FFN_20110127_13-00002 2 2011年01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