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协会帽子、收企业票子——
社会组织的背后
本报记者 朱海兵
核心提示:
成为促进社会和谐重要力量的社会组织,使“有困难,找组织”有了新解读。但一些行业协会“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成为岁末年初人们热议的话题。
运作不当陷困境
日前,壹基金成功注册为民间公募基金会引起社会轰动,也被人误认为是中国首家民间公募基金会。
其实,2006年成立的宁波市抗癌健康基金会,才是我国第一家注册批准的地方性民间公募基金会,但目前已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2005年初,宁波市一位癌症患者把自家170余平方米的房子卖掉,倡议成立宁波市抗癌健康基金会,并筹集到400余万元原始基金。当时,社会各界都抱有很大期待,但它的运作很不规范,表现不尽如人意。
据知情人士透露,基金会成立不久,在很多理事会成员不知晓的情况下,原始基金中的120多万元,竟被用于购买灵芝孢子油保健品,发放给部分癌症患者。一直来,基金会和一家广告策划公司“携手”募捐,后者竟拿走多达45%的捐款。结果,宁波市相关部门调查认为,该基金会很难继续履行基金会成立的初衷和宗旨,也难以继续为癌症患者从事公益活动。
同样因为管理运作不规范,富阳市造纸行业协会则收到一个特殊“大礼包”:针对国内行业协会的首次反价格垄断处罚。
日前,国家发改委通报称,富阳市造纸行业协会在2010年先后5次组织协会20余家常务理事单位,召开相关行业会议,对包装用白板纸出厂价格进行协商,达成垄断协议,违反《价格法》和《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价格主管部门对富阳市造纸行业协会处罚款50万元。
“现在,行业协会就像在钢丝上行走。”中国造纸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富阳市是全国的白板纸基地,占全国市场份额55%左右。但由于当地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利润空间严重萎缩。“可以说,当地行业协会进行‘价格复原’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行为违法。”
据了解,截至2010年9月,全国登记注册的基金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总量达43.5万个。但是,被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力军的社会组织,在管理运作尤其是资金问题上,普遍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
权利异化产怪胎
社会组织,是指相对于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中介组织以及社区活动团队等。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社会组织的规模、种类、数量迅速增长,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反映公众诉求、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过,有关专家指出,社会组织发展正面临瓶颈性难题,那就是管理运作。非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普遍存在资金来源缺乏、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则普遍存在官民一体、角色错位的“二政府”异化问题。
去年,省委政法委曾专门就社会组织的管理作过课题调研,发现在政府机构改革背景下诞生的很多地方行业协会,一般挂靠在行政主管部门,有的甚至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替政府行政,替部门敛财,缺乏行业代表性和社会凝聚力,损害政府公信力。
长期关注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林跃勤则指出,为实现管制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部分职能,正在转交给社会组织。但实际运行中,公权力大量残余在行业协会中,使行业协会成为披着第三方外衣的“准政府”、“二政府”。一些行业协会借此在社会、企业和政府间胡作非为。有一种说法很形象:很多行业协会是“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
江西省宜春市有一年曾查处78家违规行业协会,其中61家行业协会由政府官员担任领导,包括县级以上官员115人、科级以下官员183人。去年,安徽颍上县工商局新成立的食品流通协会,竟明目张胆地要求食品经营户交600元会员费加入协会,否则不让年检。温州去年发生“史上最牛高尔夫球协会”事件,20多名地方领导成为协会领导,温州市委连夜作出决定,凡是参加高尔夫球协会的党政干部,一律无条件退出,并从严调查问责。
规范发展是关键
“有困难找组织”这句话由来已久,但如今有了新解读。以前的“组织”,专指当地党委、政府;现在的“组织”,更多时候是指社会组织。
实践证明,在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等方面,政府根本无法包办,而鼓励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反而更到位、更有效、更经济,群众也更满意。
那么,该如何管理好社会组织,充分释放其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巨大能量?
治理整顿,首当其冲。去年以来,我国全面开展涉企收费整治,取消、降低一大批社会团体收费项目。初步统计,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00亿元以上。今年,我国又取消和停止3大类20项社团收费,包括有关社团开展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向企事业和基层单位及个人收取的申报费、评审费、评价费、评比费、奖牌证书费等各种收费等。
新社会组织的自我约束和主管部门的指导,都应该进入一个法制化运作轨道。
专家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们,为相同和类似的公共利益纷纷成立社会组织,并为追求“社会认同”、“社会美誉度”、“成员满意度”、“社会影响力”等,与其他组织展开竞争。也就是说,一件事,大到环保、慈善,小到酒店星级评定,都可能有多家社会组织竞相参与,而相关服务对象可以自由选择社会组织。因此,对社会组织,政府应该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少参与、多引导,注意避免垄断,使他们开展合理竞争,从而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帮助其充分发育,在社会管理和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国将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年检制度,规范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工作,强化社会组织外部监督机制。同时,还将推进社会组织专项治理工作,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行政执法力度。
为规范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登记总数达2.9万个的我省,也作了不少探索与努力。去年4月,我省对中介机构依靠部门影响和行业垄断地位向企业乱收费、行业协会等社团向入会企业滥收会费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去年11月,我省成立社会组织促进会,在内部专门设立监事会,以确保我省社会组织的科学发展,增强公信力、凝聚力、竞争力。
目前,我省有823个社会组织获得评估等级,数量高居全国第一,其中获得3A等级以上的586个。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龚维斌: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应加快社会领域的改革开放步伐,将适宜于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尽快转移出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组织发展的良性互动。应探索和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办法,适当放宽社会组织特别是草根社会组织的准入条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和服务,引导和规范其健康发展。尤其应重点发展社区民间组织,使其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依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