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新农村·走读

那份记忆,如此温馨

  平湖 曹海金

  

  不知道怎么的,从多年前开始,家乡的年俗味好像越来越淡了。“80后”、“90后”乃至新世纪出生的孩子,大多是喝着可口可乐、吃着肯德基长大的。他们的淡漠,让传统习俗的传承变得岌岌可危。

  但对我这样往五十奔的人来讲,打年糕、做圆团,曾多么诱人。只要一想起来,就觉得连儿时的记忆都是香喷喷的。总觉得儿时的年味特别浓,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想到,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过年是有得吃的标志,怎会不叫人铭记呢?

  在我们新埭,过年时可以吃到爆冬米、摊糯米饭衣、炒五香盐浸豆、轧米粉出糕,家家户户还会做圆团、酿甜酒,以及少不了的年夜饭“上八样”菜。“上八样”,就是再穷的人家,也一定要凑齐八样,大概意味着“发”吧。

  我清晰记得,“上八样”中,“上”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讨个年年上台阶的彩头。而“上”其实也就是白焐的猪蹄髈。这道菜,事实上吃年夜饭的时候是不吃掉的,一直保留着,在正月来客时一次次端上来,大概又意味着顿顿有余吧。

  如此一件件,想来就馋人嘴。

  准备新衣服、新帽子、新鞋子、新袜子……我们这个六口之家,所有的穿戴,从种植棉花开始,到织成为布匹,尔后送到裁缝店里,都是勤劳的阿妈一人操持出来,真的难以想象! 

  一切,深深地刻写在我的脑海里。而当改革开放生活条件好了,就感觉到这些年俗“不怎样的了”,儿子是更加看不上了。生活节节高,年俗在延续,但是在新一代的眼里,却淡漠着……会不会有朝一日,淡出我们的生活呢?

  新埭的年俗,真的应该传承和发扬,因为民俗,是我们这一方人的胎记! 


浙江日报 新农村·走读 00022 那份记忆,如此温馨 2011-01-11 nw.D1000FFN_20110111_15-00022 2 2011年01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