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新农村·延伸阅读

户籍改革,成渝赛跑

  户籍改革、城乡间的医疗和教育统筹、区域与城市布局等,这些农村城市化途中必然要攻克的堡垒,在国内外都有一些闪亮的实践。

  撷取几个样本,为浙江的城市化助跑。

  成都,取消暂住证

  1月4日上午9点,成都市青羊公安分局草堂派出所内,39岁的陈久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办证大厅办理居住证。在办证民警李晓琴的提示下,他将表格仔细看了一遍,提起笔逐字写下自己的信息。10多分钟后,所有手续办完。李晓琴将回执单交给陈久,告诉他,20个工作日之后就能拿到居住证了。

  2011年1月1日起,成都实施多年的暂住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1月4日起,300万流动人口可赴该市公安派出所各办证点,免费办理居住证,从而与其他成都市民一样,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享有同等权益。

  1月5日,在重庆市江北区花园村派出所内,从长寿来主城打工已19年的王增树在户政窗口顺利办理了农转城相关手续,成为重庆市 “农转城”居民。经过19年的等待,王增树脸上展现了终于被城市接纳的笑容。 

  重庆,运动式进城

  2010年12月9日,重庆市37岁的徐树平成为了重庆户籍改革启动以来第100万个“农转城”居民。自去年8月15日全面启动的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实现了百万农民转为居民,这在中国城镇化历程中是极为罕见的速度。按照重庆市的规划,将在两年内实现300万“农转城”!

  然而,善意有时候推动过急也会引发矛盾。从去年9月开学之后,重庆各高校就开始将大中专生转户作为开学后的一件大事,不少学校将大中专生转户与申请奖学金、班干部评选等等挂起钩来。

  这让不少大学生感到困惑,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学校学生纷纷向媒体和重庆市有关部门匿名投诉。

  在巨大的压力下,重庆市终于采取了措施。2010年11月3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政府搜集相关信息,发现重庆共有9所院校,十几个班级出现转户‘挂钩’的现象,有关部门已立即制止这些院校的错误行为。”他强调,重庆户改工作没有所谓“指标”,也不允许任何单位、任何系统制定所谓的“指标”搞考核。 

  户改实验,双城较劲

  重庆户籍制度因为高校采取的强迫手段而备受质疑之时,同为城乡统筹改革试点的成都市拿出一套看上去更为完善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2010年11月16日,成都市委统筹委副主任秦代红就此前正式出台的《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解读。秦代红表示,茅于轼、周其仁、倪鹏飞等学者对全域成都统一户籍改革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因为吸纳了专家观点和成都多年户籍改革探索的经验,在几个重要方面与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重庆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农村居民转户后承包地、宅基地实施了“三年过渡”的方式。重庆允许转户农民最长三年内继续保留宅基地、承包地的使用权及收益权,并避免农民转户急转身。然而,“三年过渡”的保留期,也造成了不少农民的困惑,担心政策发生变化,并最终丧失土地。

  重庆市璧山县璧泉街道观音村村民陈富(化名)尚未转户,该村目前已经有85%的村民转户,转户农民得到了2000元补助。但是这位在外地打工的村民说:“现在沿海的土地价格都非常高,今后也会提高土地补偿标准,现在为了两千元就同意转户,没什么意思。”

  似乎是与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较劲,成都户籍制度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农民可以带产权进城,不用以丧失承包地、宅基地为前提交换就业社保。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段成荣对此评论认为:“保留农民的土地权利,是永久保留还是有期限保留等等,示范效应还有待实践来检验。”

  而重庆市政府研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则表示:“成都在户籍制度改革上更为彻底,政策设计上突破性更大一些。”

  而在关键的土地问题不涉及时限之外,成都户籍制度改革在政策设计上更为宽松。相对于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只针对本市籍农民相比,成都户籍制度改革明确提出了市外人员入户,将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中未涉及的城市居民转入村镇问题,成都市也考虑到此种情况并进行了明确规定。《意见》中提出,进城务工农民的户口登记地将以其实际居住地统一,而城市居民也可在农村定居,并将户口随所在地迁入村镇。

  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正模认为,成都这次“不涉及土地”的户籍改革,相对于此前 “土地换户口”的方式,是一种进步。但城乡居民自由迁徙,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不是一个户籍改革就能解决的。

  重庆社科院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勇表示:“2007年6月,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两地都在积极试点,此次两地户籍制度改革略有不同,也是好事,通过成渝两地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将为全国铺开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统筹提供借鉴。”

  神木医改:

  期待成荫的“神话”

  撰述 见习记者 李雅南 

  

  “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都是困扰百姓的难题。医改改来改去,总不见成效。然而2009年,陕西省神木县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扭转了中国医药改革的方向。

  2009年3月1日,神木县开始执行《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全县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实行住院报销起付线制度,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住院医疗费用本人自付,超出部分予以报销。起付线标准为:乡镇医院每人次200元,县级医院每人次400元,县境外医院每人次3000元。每人每年累计报销医药费不超过30万元。

  这一医改政策意味着神木县无论城乡,都能享有福利性质的公平、统一的医疗服务。使农民和城里人享受到了同等的医保待遇。

  政策实施一年来,神木县人均每人免费的公费医疗花销约为330元,政府花费1.2亿,只占财政支出的6%,而惠及的老百姓达三万多人。其中农民就超过70%。

  1.2亿,“也就是一个县少盖半座楼、少修半条路的事,哪个县掏不起这个钱?” 神木医改“主刀者”郭宝成如是说。

  陕西吴起:

  教育福利覆盖城乡

  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全免费,在地处陕西北部的吴起县已经成为人人享有的“福利”。在实行义务教育经费由财政预算全覆盖的基础上,从2005年起,吴起县率先制定并推行了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学杂费、住宿费、冬季取暖费和信息技术教育费,补助生活费的“五免一补”政策;2007年,率先实施了包括高中阶段的12年免费教育,建立健全了贫困学生救助机制;今年春季,又对学前教育和农民技能教育免费。

  据统计,从2007年以来,吴起县已累计向教育投资超过10亿元。农村学生也能同城里享受一样的优质教育,城乡教育出现统筹均衡发展的新格局。据新华社


浙江日报 新农村·延伸阅读 00019 户籍改革,成渝赛跑 2011-01-11 nw.D1000FFN_20110111_2-00019 2 2011年01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