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前程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破解大学生创业难

四管齐下 梦想开花

  姜健 

  

  如何选好找准创新创业项目?如何筹措学生创新创业资金?如何处理创业和学习的关系?如何引导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的难题,但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却结合学院特色,为学生找到了破解这一系列难题的方案。

  近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陈华鸿同学成功注册了杭州鸿巢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建筑、建材企业,主营新式爬升脚手架技术的开发与销售。这是该院首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创业园实践、公司注册等孵化的学生自主创业公司。

  据了解,这个学生创建的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陈华鸿同学为首的研究小组,观察到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屡屡发生倒塌事故,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开发了外悬式外墙脚手架,该项目曾在2008年的浙江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在2009年的浙江省第二届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中荣获特等奖。

  目前,该公司已进行正常的运作和经营,并已招聘该院2010届6名毕业生共同进行创业。这是近年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管齐下破解创新创业教育难题,取得的成绩之一。

  学院构建了由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实践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了颇具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园区,数十家企业入园进行创业实践,三家企业通过创业园孵化正式通过工商注册。

  让我们来看看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如何见招拆招,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难题的。

  难题一:如何选好找准创新创业项目

  解题:结合专业找项目

  要找准项目、找对选题,唯一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

  通过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省内外各项创业竞赛中多次获奖,大多数获奖项目都是结合专业进行研究开发、具有建设类专业特点的项目,如“外悬式外墙脚手架”、“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性能试验机”、“新型电机定子绕线机电控系统研究开发报告”、“一种住宅内使用可移动式微污染水回用装置的研制”、“杭州市贴沙河生态建设规划”等项目,都和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等主要专业紧密结合。

  难题二:如何筹措学生创新创业资金

  解题:广开渠道筹资金

  该院积极和企业联系沟通,与浙江天亿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天亿创新创业奖励基金”,优秀创业团队将获得3000元-3500元不等的奖励金。

  同时,设立了创业补助金,每月对大学生创业园区的企业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结果发放一定的补助金。

  此外,学院出台制定了毕业生下基层就业资助管理办法,对实现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一次性资助1000元。

  2009年,学院毕业生共有2212人,其中30人选择自主创业、自由职业或者其他灵活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1.35%。

  难题三:如何处理创业和学习的关系

  解题:考核管理促学习

  该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积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创新创业活动和专业学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对矛盾体,而是使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激发专业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淘汰机制,出台了一系列创业园管理办法,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日常学习管理,通过每月评分对创业团队进行考核,实行末位淘汰机制,每年度考核末位者将取消入园资格。通过此类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创新创业活动和专业学习之间的矛盾,化阻力为动力。

  难题四:如何引导创新创业项目孵化

  解题:孵化项目谋发展

  该院定期开展各项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创业方案设计大赛等,从中选取具有专业背景、科技含量的作品参加省市组织的大型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将参赛作品中出现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引入到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孵化。

  学院利用行业优势明显,校企合作紧密等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创新创业工作。2009年,该院与浙江歌山建设集团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本着“双赢互惠”的原则,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担任创新创业导师,直接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建立“师导生创”的教育方式。

  此外,学院与工商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建共创”对接服务基地,在政策范围内,工商部门将开通绿色通道全程免费办理工商注册,落实专人、定点定时上门服务大学生创业。


浙江日报 前程 00023 四管齐下 梦想开花 2011-01-11 nw.D1000FFN_20110111_6-00023 2 2011年01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