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文章导航

诸葛镇人文诸葛创新业

  ZHONGXIN

  ZHEN

  诸葛镇

  浙江省最具竞争力

  中心镇

  人文诸葛创新业

  书记感言

  诸葛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诸葛镇历届党委、政府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充分利用深厚文化底蕴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政府投入、民间投入、外资投入等多种渠道,推进景区扩容提升,逐步打造大景区、大旅游的格局。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兴旅、优工、美镇、富民”的发展思路,根据浙江省试点小城市的要求,提升人文诸葛品位,保护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给农民带来真切的实惠。今后,将以旅游业为依托,做大做强工业,加快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从而实现民富镇强的目标。

  ——诸葛镇党委书记 翁柯卫

  传承文明 保护发展金名片

  位于兰溪市西部的诸葛镇,与杭州建德市大慈岩镇和衢州龙游县横山镇接壤,成就了“三乡相连”、“三市相衔”的特殊地理位置,素有“一家饭熟三县香”之说。最早以整体村落为保护单元的全国文保单位:“华夏一绝,八卦奇村”的诸葛村、“明清古建筑瑰宝”和“大明发祥之地”的长乐村均集聚于此。这片土地上,传承先贤诸葛亮、帝王朱元璋、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刘伯温等历史文脉,散发着浓郁的人文底蕴与气息。

  保护传承文明脉络,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诸葛镇历届党委、政府把眼光盯在了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上,以保护促发展,充分利用政府投入、民间投入、外资投入等多渠道实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在诸葛全镇范围内,古村落、古建筑等文化遗存特别多,仅诸葛、长乐两个古村落,就有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316幢,其中诸葛村的丞相祠堂、大公堂,长乐村的金大宗祠堂、望云楼都是赫赫有名的古建筑。诸葛首先着力抓了古建筑保护。近几年来,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遵循注重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实施了“浙江省文物保护和示范利用”等一系列保护工程,加大古建筑抢救修缮力度,对诸葛、长乐两个国家级保护古村落的多处古建筑进行逐一修复,并从中挖掘了诸葛家族文化、药业文化、古村落文化等文化精髓,让深厚文化资源在传承中得到弘扬和利用。

  诸葛镇不仅重视有形的古建筑、古村落的保护,而且更加重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全镇共普查挖掘出民间文学、商贸习俗、人生礼义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70多项,诸葛后裔祭祖被推荐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诸葛村古建筑营建技艺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孔明锁、天一堂中药文化被公布为第三批金华市级非遗代表作名录。诸葛村内的诸葛亮生平事迹展馆,现已成了浙江省首批廉政教育的基地。长乐村是宋元一代大儒金履祥的家乡,是朱元璋的屯兵地、刘伯温和宋濂的隐居地,是浙东学派理学文化的渊源地,通过挖掘整理,刘伯温宋濂亲笔长卷、“乡饮酒礼”等一大批珍贵的文化资源得以焕发光彩。

  为了使文化资源的保护法制化、制度化,诸葛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思想为指导,编制了《诸葛、长乐村文物保护规划》,并把保护范围向全镇其他古建筑和文化遗存延伸。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传承的关系,坚决杜绝大拆大建,尊重历史、注重文化保护,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保护弘扬与建设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同时在体制上坚持推行政府投入、民间资本、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新机制,有效地聚集多方面的力量,形成了保护文化资源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合力。

  人文利用 持续发展成后盾

  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既是诸葛镇发展的金名片,更是持续和谐发展的后盾,同时,以文化为基,以文化为源,追求和谐发展也是诸葛发展必须遵循和坚守的路径。独有人文,为诸葛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充分利用人文优势、交通优势,走出了一条“兴旅、优工、美镇、富民”的发展道路。

  历届党委、政府,都把开发利用文化遗存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抓手来抓。镇里专门成立了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文化旅游事业的领导,推动了文化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仅诸葛八卦村,今年就接待中外游客达50万人次,门票收入超1200万元,旅游龙头——诸葛八卦村,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正在逐步被市场认可。目前,诸葛景区内,拥有饭店、旅馆、商铺35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第三产业年收入超亿元。为了进一步发展,诸葛镇坚持推进景区扩容提升工程,提升老景区,开发新景区,规划投资1.27亿元的《诸葛村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总体规划》(诸葛二期开发)的项目正在抓紧实施中,包括了投入1000多万元的中药休闲功能区、投资3000多万元的卧龙山庄度假区;还有投资3000多万元的高隆庙修复。同时以提升诸葛八卦村景点为龙头,加快长乐福地景区建设,请同济大学规划了以中草药特色基地为主体的省级农业示范区建设,带动周边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家乐同步发展,逐步打造大景区、大旅游格局。诸葛旅游将逐步从纯观光旅游向休闲观光旅游转型,加速了旅游资源结构调整,从而使诸葛的旅游业更上一个台阶。为了配合推进诸葛景区扩容提升,实施了诸葛西入境口改造工程,建成了日处理污水1000吨,投入资金1285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为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抓好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诸葛镇以人文保护为前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做到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工业发展互为协调。诸葛镇充分利用330国道线、杭金衢高速公路游埠互通口与诸葛集镇紧密对接等区位优势,远离文物保护区域,新规划了殿后朱1000亩工业功能区,将分散的工业企业逐步聚集,加大招商引资步伐,工业投入连续几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通过引优、扶强,初步形成了以浙江克罗托纺织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现代纺织工业;引进了一批以兰溪德进工贸有限公司为龙头、无污染的五金工业和旅游休闲产品加工企业;淘汰了一批经济效益低下、长期占地不生产和环境不达标的生产企业。镇党委、政府下大决心,关闭5家小石灰窑、3家小水泥厂,淘汰了15家毛巾生产小企业,目前,已形成建筑建材、纺织工业、五金产业、旅游休闲用品等特色产业。近几年来,诸葛镇先后荣获了浙江省中心镇、省文明镇、省教育强镇、省东海明珠乡镇、省旅游强镇、省体育特色乡镇等称号。

  人文诸葛 和谐发展创新业

  文化的力量,不仅体现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上,更体现在农民收入增加、和谐安乐的乡村新风尚上。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旅游业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真切的实惠。近年来诸葛镇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拓展平台开发旅游商品,带动衍生产业,富裕农民。注册“孔明”、“八卦村”、“卧龙源”等独具区域文化特色的商标,开发了莲子八卦酒、智慧糖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做大了药膳产业等项目,发展了以孔明扇、孔明锁、孔明灯为主的诸葛特色旅游商品。诸葛蒸蒸日上的诸葛旅游事业,还带动了千家万户的来料加工。全镇有近万名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全镇农民仅来料加工每年可以增收3000多万元。有的农民还从来料加工中获取积累,走上了办厂兴业之路,至今,来料加工者创办企业已达10家。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有效地促进了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正在逐步形成。如今,诸葛亮的《诫子书》、“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祖训浸润着这片土地上一代代的诸葛人,“经世济用”的理学思想激励着诸葛人创业创新。人文诸葛的打造,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依托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广泛组织开展了具有群众基础和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文化活动,营造浓郁和谐的文化氛围、安详稳定的社会环境。诸葛镇与相邻的建德大慈岩镇、龙游横山镇,从1995年开始,三镇轮流承办,连续举办了16届三界文化联谊会,参与群众一届比一届多,让淳朴的民俗民风在联谊活动中相通相融,促进周边环境的和谐发展。除大型的诸葛后裔祭祖活动外,传统文化已渗透到新文化打造上。全镇28个村共有秧歌腰鼓队、舞蹈队、舞龙队、舞狮队、坐唱班等业余文艺团队52支,节庆日、农闲日开展的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接连不断。全镇一半以上行政村都建有新文化大楼,村级文化做到了有队伍、有场地、有活动、有创新。歌声此起彼伏,歌舞多姿多彩,让民众生活在和谐社会环境中,享受到各种人文关怀。

  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迷宫式的古村落,见证了诸葛深厚文化底蕴;悠悠风情人文理念,展现了诸葛集镇的发展风采;青山、秀水、古村,勾画出诸葛城市概念的美丽蓝图。人文诸葛,内有深厚文化底蕴,外有令人痴迷的风采,将会是魅力无限。

  专家点评

  小城镇迈向小城市势在必行。诸葛是位于兰溪市西部的中心集镇,与建德市、龙游县相衔。人文优势、交通优势让诸葛镇成为三界之地经济、文化、商贸的中心。保护遗存先贤诸葛亮、帝王朱元璋的文脉,让诸葛成为我省文物保护与开发的示范。

  诸葛镇保护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让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工业发展互为协调,成就了持续、和谐发展的人文诸葛。注重原貌修复,又在远离区打造现代气息,无烟产业营造了青山、秀水、古村的美丽蓝图,勾画出诸葛小城市概念。

  

  ——浙江日报城乡建设智库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诸葛镇人文诸葛创新业 2010-12-23 nw.D1000FFN_20101223_1-00010 2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