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老吴笑侃致富经

  本报衢州12月2日电

  记者 毛广绘 报道组 胡小飞

  

  一年一个样,5年大变样。

  这是衢州市乌溪江水库库区山农吴志建这5年生活的最好总结。

  忙并快乐着

  昨日小雨淅沥。在海拔500多米的衢江区湖南镇朝书村,记者踏着泥泞的山路,来到吴志建的家。

  这是一座土墙老房子,在这样的雨天,室内更暗,看来房子的主人曾经的家境并不好。

  在墙边上,老吴夫妻蹲在那里拨弄着一堆火。雨天就躲在家里烤火?看到记者的惊讶,老吴拍拍手上的灰尘,笑了:“我们在熏白术,这是我们种的药材。”果然,在边上有个木制的熏箱,里面满满摆放着白术,上面飘起丝丝缕缕烟雾。

  “这才是第一道,要熏12小时,隔一周左右再熏,四五道以后,直到白术表面焦黄了,才算熏好。”老吴说,一般都选雨天或者是夜晚熏,因为晴天他要下地拔生姜。

  2007年,村里通到山下的公路修通后,他就很忙。

  朝书村地势高、无污染,适宜发展高山蔬菜,但是一直以来,村里下山的7.5公里山路没有硬化,那时,老吴一家只能自给自足,一年到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是村里的低收入农户。路一通,收购蔬菜的老板就上山来了。

  “种地是我们的本行,我又不缺胳膊少腿,种种菜是没问题的。”2008年经村组织牵线,在衢州市农办的结对帮扶下,老吴改变生产模式,从以前的种粮食为主改为种植高山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去年老吴更是成倍扩大高山蔬菜种植面积。

  现在,每年正月里,老吴就开始种白术,惊蛰一到,就给生姜催芽、播种,然后是种水稻,7月到10月,则种植辣椒、豇豆、四季豆等蔬菜,秋冬季节忙着拔生姜、熏白术,此外老吴夫妻还要照料两头猪和一头牛,再有空余的时间,就打点零工,赚点小钱。

  忙是忙点,收入还是不错的。老吴说,他们一家4口人,2008年就实现人均收入5000元,摘掉了低收入农户的帽子,今年估计人均收入可以超过2万元。

  土办法也有效

  屋外的雨声渐稀,吴志建带着记者去看他的生姜地。

  轻轻一拔,一棵生姜就被连根拔起,还带着雨珠。“晴天土干,要稍微用点力才拔得上来。”老吴捏了一把生姜说,这一棵应该有1.5斤,这样算的话,一亩生姜得有4000斤,他说,种得好的话,一棵能有3斤重,亩产可达8000斤。

  朝书生姜以香辣闻名,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常常供不应求。这不,一入秋就三天两头有人上门收购。“我不着急卖出去,现在只有3块钱(一斤)。”

  应对市场,朝书人有自己的土办法,很有效。老吴随即把记者带到屋后的竹山里,这里有一个地洞,是人工挖出来的,一人多高,四五米长,洞壁十分平整。这个是他哥哥的地洞,里面已整整齐齐地摆放了3000斤生姜。老吴说:“这里的土质好,新拔的生姜切去茎叶后,放在这里,把洞口一封,藏个3年没问题。”

  “不要小看这3年,正好可以帮我们规避市场风险。”老吴相告,种植生姜是村里人多年的传统,他们已摸索出一点规律:每3年左右生姜价格会波动一次。有一年,生姜价格跌到每斤0.8元,老吴不卖,第二年,又跌到了0.6元,他还是不卖,第三年,生姜价格就一路上涨,一直到7元一斤,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己的地洞口守夜了——怕人偷。“可惜那时种得不多。”老吴说。

  打算盖新房

  “摸透了市场的脾气,这钱就来得稳当了。”吴志建对自己的“钱”途信心满满。

  在他家的厅堂里,记者看到,地上摆放着一筐筐的稻谷,脚一抬,感觉踩到了什么,低头仔细一看,原来是地上还堆满了灰色的白术,根须脱落干净,是已经熏过一道的。老吴俯身捡起一个筒骨状的白术,说:“这一个熏好后可卖4元左右。”

  有了钱,老吴首先想到的就是盖新房。年初,他就准备了10多万元钱,打算盖个两层的楼房,他说,山上地少,找块宅基地不容易,不过村里很支持,帮忙找到了,马上就可以批下来。加上今年的10多万元钱,能盖个很好的楼房了。想到这,老吴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 链接

  衢江区深入实施乌溪江库区脱贫致富工程,促进了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源保护,乌溪江水库常年保持一类水质,同时改善了库区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库区农民人均收入达5977元,比上年增长15.6%。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老吴笑侃致富经 2010-12-03 nw.D1000FFN_20101203_10-00003 2 2010年12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