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要闻

选举大战两天后上演

“五都”选举 将重构岛内政治版图

  11月27日台湾将举行“五都”选举。这次选举对台湾今后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选举结果不仅将关系到政党版图的消长,还被外界视为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

  随着选举的日益临近,选战也在不断升温。在北京的台商近日推出台生包机优惠票,吸引台湾学生回乡投票。国民党还成立了返台投票服务中心,帮助台商订票。而蓝绿阵营在选举的最后关头都强势推出竞选广告,展开全面催票。国民党24日一连推出2个催票广告,猛打经济牌,民进党则利用电吉他和3D效果的广告,锁定年轻族群。

  国民党压力更大

  所谓“五都”,指的是台湾的5个“直辖市”。其中除台北市维持不变外,台中市和台中县、台南市和台南县分别合并升为“直辖市”,原来的台北县直接升级,更名为新北市,原来的“直辖市”高雄市与高雄县合并。改制后5个“直辖市”的总人口共计1370万,占全台湾总人口的60%左右。此次选举不仅将产生新一任“直辖市”市长,还包括市议员及里长。

  台湾政治版图的特点是“北蓝南绿”,国民党在北部占有主要优势,南部则是民进党的基本票仓。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后,由于国民党在县市长选举等一系列选举中失利,民进党版图持续扩大,蓝绿差距缩小,台湾政局基本呈现蓝消绿长的态势,但“北蓝南绿”“蓝大绿小”的政治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教授张敦才认为,从蓝绿布局来看,蓝取台北、新北、台中3市,绿取南部两市的局势较为明显,但国民党选举压力比民进党大。

  他分析,台南、高雄两市绿营实力稳固,但民进党因初选党内产生裂痕,未必能够完全弥合。而在台北、新北两市,由于民进党蔡英文和苏贞昌两个重量级人物的参选,国民党候选人肯定要经历一番苦战。相对来说,国民党更有胜选的压力。此前几次选举,国民党一输再输,且民进党在南部选情比国民党更稳,马英九要赢得连任,必须要拿下3市才能稳住局势。

  决战就在台北市

  台湾时事评论员胡忠信认为,虽然仍存在变数,但国民党、民进党在“五都”中各拥两席的趋向已明显化,关键仍在台北市。

  胡忠信预估,民进党在台南市、高雄市胜算较大,民进党的赖清德、陈菊都以压倒性民调胜出。唯一有变数的,是从民进党脱党参选的杨秋兴,能否在冲刺阶段拉高支持度,与陈菊进行“秋菊对决”。而国民党比较有把握的选区是新北市与台中市。在新北市,只要不发生擦枪走火,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当可战胜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在台中市,论实力与地缘,现市长胡志强对民进党候选人苏嘉全仍有胜算空间。

  在台北市,选民结构是蓝大于绿一成左右。岛内最新民调显示,目前台北市支持现任国民党籍市长郝龙斌连任的和支持民进党提名的候选人苏贞昌的民众不相上下,双方支持率差距在抽样误差范围内,选情激烈可见一斑。

  胡忠信认为,“五都”选举决胜的关键在台北市。民进党揭弊,泛绿媒体炒作,导致郝龙斌选情告急。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试营运以后,由于市民踊跃参与,郝龙斌选情总算止跌回升,与苏贞昌又成五五对峙局势。台北市的中间选民,将是决胜关键。

  关键少数决胜负

  台湾蓝绿选民也各具特色。蓝营选民的疏离与绿营选民的热情,是近年民意最显著的对比与特征。2008年以来决定选举胜败的主要因素,皆是蓝营选民不投票。

  台湾《联合报》形容绿营选民是“铁板一块”,2008年的挫败更激起了他们的雪耻情结。相对而言,蓝营却像是“一袋马铃薯”,尤其是蓝营中的中产阶层及知识分子,每一个人都想“按自己的形象”去要求政治人物。倘不如愿,则讥嘲、笑骂,甚至反目成仇,这导致投票率下降,输掉选举也就在所难免。这次“五都”选举,比的同样是蓝绿双方的投票率,这正是蓝营不被看好的主因。

  但事实上,绿营也并非“铁板一块”。民进党在高雄和台南的初选过程中都出现了裂痕。在部分追随者的支持下,原民进党籍的杨秋兴宣布退党,以无党籍身份参选高雄市长,与现任民进党市长陈菊上演“秋菊大战”。苏贞昌与蔡英文在选举中的角色分配也引发矛盾。蓝营方面,由于台北市等地选情频频告急,泛蓝支持者的危机意识开始逐渐升高,何况此次选举攸关国民党2012年的“执政权”,是国民党的“政权保卫战”,因此最终选举仍有望回归基本盘。

  另外,在蓝绿选情持续胶着之时,中间选民成为关键的少数。从岛内民调结果来看,目前仍有相当部分中间选民没有表态,11月27日的选举结果将最终取决于他们的态度。  (据央视)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6 “五都”选举 将重构岛内政治版图 2010-11-25 nw.D1000FFN_20101125_6-00006 2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