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创富年代

大平台:聚合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打造产业大平台的重要支撑。 CFP供图

  编者按:去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突破口。吹响“四大建设”的号角,是浙江着眼于进入新阶段解决新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转眼间,一年快到了,“四大建设”取得了哪些令人兴奋的进展?本报记者抓取了一批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试图为读者展开一幅浙江经济奋力前行的新画卷。

  眼下,正是候鸟南迁之时,得到全球环境基金和世界银行资助的杭州湾湿地,已是一片候鸟的天堂,从北方来过冬的野鸭、白额雁,成群结队,翩然起舞,每天都吸引来不少摄影爱好者。

  候鸟不知,这将是它们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度过的第一个冬天。作为“四大建设”的大平台载体,今年2月,在完成体制调整后,“慈溪杭州湾新区”变身“宁波杭州湾新区”,成为我省14个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8个多月过去了,新区发展成效如何?日前,记者再次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不能说的秘密

  “很抱歉,具体项目现在还不能讲。”11月2日,面对记者提问,陈斌守口如瓶。

  陈斌是新区投资合作局副局长,该局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地位相当重要。因为,作为省级大平台,能否迅速在大项目、大企业招商上取得突破,是衡量新区第一年业绩非常重要的指标。

  对陈斌而言,保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来自省外的压力不说,在去年底我省提出“四大战略”后,我省各地都在千方百计引进大项目、大企业,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在项目还没有最后签约前,信息自然不能外泄。

  但在不懈追问下,记者还是获得了一些新区招商进展信息。

  陈斌透露说,新区挂牌以来,重点加强了国内外知名品牌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项目的招商,部分项目已基本完成商务谈判。同时,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服务外包、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也在加快推进。

  最重要的一点是,“预计年内将会有一批超百亿重大项目正式签约。”

  在挂牌8个多月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进展,自然让人满意。不过,在新区另一位招商人员张辉看来,这并不算一个突兀的结果。

  他告诉记者,2月底新区挂牌后,招商局面就完全不同以往。来考察的企业级别明显提高,香港世贸集团、马来西亚云顶集团、北汽集团、光大集团、中国人寿、中银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纷至沓来,而且常常是企业高管亲自来考察。

  最让张辉难以忘记的,是3月份的香港招商之旅。当时,新区在香港集中举行了四场推介活动,香港信和集团、霍英东集团、和记黄埔、新世界集团、新鸿基集团、九龙仓、光大集团、世茂集团、华润集团等几乎所有在港大企业的“掌门人”全部莅临。张辉是在招商岗位上工作了八九年的资深人士,在他的印象中,内地城市到香港招商这么“有面子”,还真是非常少见。

  对这种高人气,陈斌也有着自己的分析。在他看来,即便放在长三角区域内,杭州湾新区的综合发展优势也相当突出。首先,新区是浙江面向“十二五”的省级发展大平台,本来就是为大项目、大企业量身定制的发展舞台。再加上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坐拥跨海大桥,地处沪杭甬经济圈中心,上海港、宁波港、浦东机场、虹桥机场、萧山机场、栎社机场均在一个半小时交通圈内。

  浙商的大平台

  “引进一个大项目好,还是引进20个‘方太’好?”在新区挂牌后,这一度是困扰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陈弋的问题。

  这是一个因规划定位产生的困惑。毫无疑问,作为省级大平台,新区担负着引进央企、外企的大项目、大企业,打造大产业的发展使命,但这是否意味着对那些现在规模还不大的浙江民企“说不”?比如像“方太”这样的企业,尽管规模10多亿元,但已是“腾好笼,换好鸟”的先进企业。

  这也是一个现实的困惑。因为,在体制调整前,新区前些年引进工业项目共250多个,其中多数为慈溪市骨干民企投资。如何对待这些企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实际问题。

  现在困惑已经厘清,新区发展目标已经明确:打造浙商转型升级、对接上海的总部。这也就意味着,在新区这个大平台上,浙商不仅是重要角色,而且是服务的重要对象。

  作为一种具体行动,在新区城市板块核心区内,已专门规划了200亩土地作为“浙商总部”的集聚区。

  更重要的是,“十二五”期间,新区将重点推进国际汽车产业城、新能源新材料基地、智慧产业园等八大产业基地建设,五年内将完成1000亿元以上投入,这都将为浙商转型升级提供新空间、新机遇。上市浙企“东力传动”最近就将总投资27亿元的大型风机齿轮箱项目落户新区。

  这种定位受到区内已入驻浙企的欢迎。“兆隆合金”是新区一家新材料企业,拥有国内唯一的一条铜钢合金生产线,产品可替代铜应用于多个领域,可节省成本三分之二,发展前景看好。总裁罗新良告诉记者,“兆隆合金”是由慈溪四家传统制造业民企共同投资的转型升级项目,在新区体制调整后,本来他还担心新区会只重视引进央企、外企的大企业、大项目,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新区对转型升级的浙企非常支持,“兆隆合金”将加快上马新的生产线,未来几年总产值可达到50亿元。

  呼之欲出的新城

  若干年后,住在杭州湾新区,你不仅能亲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更可以享受到现代化城市的各种公共服务,从生活休闲到子女教育,都不会逊色于长三角其他先进城市。

  这样的前景会让你心动吗?如果会,那正是新区管委会主任周江勇乐于看到的。对他的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强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他还反复提到的一个概念——“造城”,即利用杭州湾湿地等优质生态资源,建设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的智慧和生态新城,

  为什么要“造城”?周江勇的理由是:要打造浙商转型升级、对接上海的总部,新区不能只做产业集聚区,还要建成现代化生态城市。只有这样,才能让高端人才尤其是来自上海等大都市的人才“心向往之”,现代服务业项目也才有落地的基础。因此,“‘造城’与‘兴市’——发展产业,必须同步进行”。

  如何“造城”?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区已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重要功能区的分区规划,并邀请国际一流规划机构参与新区城市设计,还正式启动了城市核心区——中心湖区的开发建设,全区今年将完成绿化面积227万平方米,是前五年绿化面积总和。

  同时,为了与上海、宁波等长三角主要城市更紧密对接,新区还在省及宁波市的支持下,积极推动重大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布局,加快杭州湾跨海铁路、城际轻轨等重大设施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与上海及周边城市群的同城化效应。

  “理想的结果是,上海高端人才可以在新区置业,周一到周五在新区上班,周末回到上海。”周江勇说。


浙江日报 创富年代 00013 大平台:聚合 2010-11-16 nw.D1000FFN_20101116_3-00013 2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