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专版

文章导航

透过镜片看未来

——对话杜桥镇党委书记虞彦华

  ZHONGXIN

  ZHEN

  杜桥镇

  浙江省最具竞争力

  中心镇

  (之十)

  透过镜片看未来

  ——对话杜桥镇党委书记虞彦华

  杜桥镇竞争力报告

  太阳眼镜是不少人的夏日必备。那么你知不知道,我们每买两副太阳眼镜,其中一副可能就是杜桥制造的。“哪里有眼镜,哪里就有杜桥人。”一直以来,眼镜是杜桥人最为自豪的东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各大眼镜专业市场中,来自杜桥的经营户数量均占到45%以上。位于镇上的浙江眼镜城是全国最大的眼镜交易市场之一,2009年全镇眼镜行业产值39.12亿元。

  经历30多年历史变迁的杜桥眼镜市场,也算是尝尽了酸甜苦辣。温州眼镜“兵临城下”,丹阳、义乌等市场来势汹汹。而金融危机也一度将许多依靠出口的企业逼到了生死的边缘,创新、转型成了他们的当务之急。镜片、镜架、螺丝、螺帽,四个部件就构成了一副眼镜。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构造,却激发着他们每年数百个产品的创新。许多企业开始在阿里巴巴网站上推销眼镜,淘宝网已经成为零售商铺最佳兜售平台。

  在杜桥商人自寻出路的同时,政府也推了一把力。今年5月份,杜桥镇政府出资100多万元,建立了浙江眼镜城网上市场。这个全新的网上市场,集合浙江眼镜商城300多个经营户和镇上千家眼镜企业,以类似淘宝店的形式,将杜桥眼镜推向网络市场。“我们的目标是把杜桥打造成为全国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眼镜产业中心。”镇党委书记虞彦华说。

  可以说,杜桥眼镜产业集聚度在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和品牌意识也不断提升。2002年杜桥还在中东迪拜开办了首家中国眼镜中心,而就在不久前,浙江眼镜城广州分市场隆重开业,借助当地的资源优势,它将成为杜桥眼镜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又一个桥头堡,不断提升杜桥眼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夜幕降临后的杜桥,华灯初上,霓虹闪现,色彩斑斓之间,变幻出属于城市的繁华。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他们购物、聚会、散步、唱歌……对于这个20多万人口生活着的小镇来说,夜,是不宁静的。流光溢彩的夜色之下,涌动着创业的激情和财富的神话,那是属于它的精彩,在一片城市的土壤上愈演愈烈。

  专家点评

  产业集聚人口,一镇带动一区,中心镇不单单是个强镇的概念,更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镇域面积、人口、产业、市场等集聚水平和综合实力,还涵盖对周边区域的吸引力、辐射带动力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方面内容。其中人口的集聚对杜桥的城市化发展是极为突显的优势。人口的集聚带来人才的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密集成熟的产业又为集聚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的稳定。中心镇的发展说到底是靠人的主导作用。深谋远虑、统筹全局,一切以人为本。

  

  ——浙江日报城乡建设智库

  浙江日报:请介绍一下杜桥镇的基本概况?

  虞彦华:杜桥是历史上的“浙东南三桥”之一,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台州湾椒江入海口北岸,是全国闻名的“眼镜之乡”、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中心镇。全镇陆地面积1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6平方公里,辖1个中心区、7个办事处、123个行政村、4个社区,现有户籍人口20.7万,外来流动人口5万多。改革开放以来,杜桥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3.7亿元,财政总收入4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737元。并先后荣获浙江省绿色小城镇、浙江省首批村镇建设现代化示范镇、省教育强镇、省科普示范镇、省卫生镇、省级生态镇等称号。

  浙江日报:城镇总体规划制定如何实现从中心镇到小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

  虞彦华:坚持规划先行。目前已经完成了《杜桥中心区城市设计》和《杜桥分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杜桥城市风貌研究及近期整治规划》、《杜桥城区各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松山区块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杜桥镇城区交通组织规划》等专项规划都已着手编制。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按照富有超前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节约城市资源的要求,做到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关系协调,并具有较强的应变、应急和调节能力。主要包括: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能满足村民生活需要的供水、供电、供气、排污以及医院、学校、商业网点等市政基础设施,并按人口分布进行合理布局;建立便捷的城市进出口通道和市内交通系统,并在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上合理布局;搞好住宅小区的建设并使之合理布局,提高居住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做好城市绿化带的合理布局,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形成“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生态及人文环境。

  浙江日报:中心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虞彦华:高标准建设“一路(高标准的进镇道路)、二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四网(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网、通村客运网)”等设施,投资4亿元新建杜南大道、滨海路、沿海大道、杜盈线等城市主干道,改造完成了解放街、府前街、杜西路等城区主道路,形成了“七纵六横”的城区道路网。先后建成了110KV川南变、东部污水处理中心和固废处理中心、110KV镜都变、220KV童燎变、城镇截污管网镇区段;启动建设西湖水厂,建成后日供水将达30万吨;另外,牛头山引水工程、台金高速东延线、83省道改建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广播、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农户上网率达50%以上,开通公交环线12条,杜桥镇90%以上行政村纳入公交网络。同时,对镇区的绿化、亮化工程进一步升级改造,不断扩大绿化面积、绿化品种品位,进一步提升亮化水平和管理措施。

  浙江日报:作为临海市副中心,中心镇在人口、产业等各方面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如何?

  虞彦华:杜桥一直以来是台州椒北平原及临海东部区域的经济、商贸、文教中心和货物集散地,对周边乡镇近600平方公里、60万人口有较强的集聚辐射能力。杜桥镇通过旧村改造、中心区建设,不断扩大中心镇建成区范围,引导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周边人口向中心镇区集聚。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13.6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8.5万人,预计到2020年杜桥建成区面积将达1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12万人。杜桥镇主动对接台州市、临海市新一轮发展平台布局,抓紧编制全镇的产业总体规划和各个产业园区的分区规划,做好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与配套工作。产业集聚是中心镇的重要支撑,而园区又是产业集聚的平台。目前已形成了眼镜工业区块、南工业城、半洋微小企业孵化基地和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等产业功能区块,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浙江日报:杜桥镇的产业特色有哪些?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具体措施有哪些?

  虞彦华:眼镜、医化、机械是杜桥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眼镜产业是目前最大的特色产业,拥有眼镜相关企业1000多家;医化产业是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成品药、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等;机械产业具有较大规模,主要包括汽摩配件、铜管件等。三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占到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5%,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另外,我们还有绳缆、工艺品、纺织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

  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是杜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

  一是合理布局产业规划。科学制定眼镜、医化、机械三大产业的长远规划,做好产业发展导向的分类指导工作,引导企业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具有杜桥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规划体系。

  二是积极搭建发展平台。为进一步拓展支柱产业的发展空间,杜桥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已有4个产业功能区块,规划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总数150多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和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还建立了汾西工业小区、蟾洋工业小区等多个村级工业集聚区。

  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抓住大项目、好项目,提高企业引进门槛,重点发展技术要求高、附加值高的临港型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积极引进汽车及零配件、新型纺织机械、绿色能源工业、电子等新兴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加大对高科技人才和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形成新的产业集聚优势。

  四是实施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有重点地选择支柱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予以扶持培育,积极引导企业参加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的评审,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总量逐年提高。现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

  五是高度重视科研开发。切实增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对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进行奖励。去年,还积极与浙大台州研究院开展科研合作,签订合作项目20项。现已拥有国家高新企业3家,省级高新企业12家,省级科技研发中心3家。

  浙江日报:杜桥镇所属的市、县都为中心镇提供了那些扶持政策?主要侧重哪几个方面?

  虞彦华:临海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改革的若干意见》,主要侧重于扩大管理权限、壮大镇级财政、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土地保障、促进人口集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浙江日报:针对目前中心镇“责大权小”的问题,市(县)里给你们下放了哪些权利?增设了哪些机构,带来了什么“质”的变化?

  虞彦华:在《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的基础上,市里又推出了《临海市中心镇扩权强镇工作实施方案》,以切实增强中心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自主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按照省、台州市扩权强镇要求,我们以简化办事程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全镇拥有50多个市镇属部门单位,其中建设规划、国土资源、地税、国税、电信、邮政等都设立分局,还设立了临海办事大厅东部办事处中心,辐射整个临海东部地区。镇党委、政府在地方事务的管理上获得更大的驾驭空间,有效激发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浙江日报:目前,杜桥镇体制机制创新有哪些具体做法?成效如何?

  虞彦华: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了“五四三二”全方位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四理”联动调解工作机制、村级信访规范化工作机制和流动人口“三化”管理模式,设立了杜桥行政执法大队,提高了杜桥社会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

  创新应急管理机制。2008年投入500多万元建立了应急平台,具有对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分析等功能,为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

  创新投融资机制。建立了临海东部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此为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资金“瓶颈”。

  创新土地资源利用机制。通过旧村改造、宅基地“三统一”、康居工程建设、村留用地开发、推行签订规划空间定位协议书和规划建设用地空间利用保证金制度等方式,挖掘自身潜力,拓展用地空间,近三年复垦新增耕地1500亩,置换建设用地指标1500亩,收回闲置宅基地300多亩。

  创新机关效能机制。围绕当前重点工作,全镇建立了“五个一”的工作机制、镇班子领导联系重点工业项目制度,完善机关干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破难攻坚百日会战”,极大地提升了干部的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

  浙江日报: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成果有哪些?

  虞彦华:一是加快小城市建设。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七年建成中心区”的目标,以万邦国际星城、万邦国际名城、恒邦国际大厦等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中心区建设,着力打造精品城市。加快杜东旧村改造步伐,落实富洋村、富沈村、杜前村改造和建设。完成府前街、杜西路步行街、凤凰山公园、街心公园、三角绿岛等镇区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的风貌整治,不断提升杜桥形象和品位。

  二是统筹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康居工程、六百加一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等一系列惠民工程,重点抓好南溪村、朝南屋村、小田村、横楼村等一批具有杜桥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每年投入近千万元用于农村生活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交通、环卫、供水、排污等一体化不断加快。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大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并建立农村小额信贷服务和农村物流商品配送网络。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社会服务均等化。以市二医院为龙头、办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前哨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本满足20万城乡群众的健康需求。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解决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保问题。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目前,全镇已有2.9万人享受养老保险。

  浙江日报:如何在中心镇向小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特色?

  虞彦华:近年来,随着台州市委“三个台州”重大战略部署的深入实施、温台沿海产业带的开发建设以及临海东部区块大开发的快速推进,杜桥镇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成为温台沿海产业带和“海上台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良机。对此,杜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把杜桥建设成为临海副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努力开创杜桥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深入研究全镇历史、文化、产业及区位环境的特点,把城镇建设和杜桥实际结合起来,创造具有杜桥特色的城镇形象。一是突出“山、水、林”特色,使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相协调。打造“山水、活力、宜居”的城市中央商务区和生活区,努力创造和谐宜人的城镇环境。二是突出人文特色,使历史景观和现代景观相协调。杜桥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要把这种人文气息运用到现代建筑上来,形成具有杜桥独特风格的建筑景观。

  □文\张晨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6 透过镜片看未来 2010-11-15 nw.D1000FFN_20101115_1-00006 2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