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鱼水之争,如何化解

——访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

  本报记者 杨军雄

  

  鱼虾美味可口,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养殖过程往往会使水体污染,造成富营养化严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如何既可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又能保护好生态环境?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近年来,我省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也给环境带来一定压力,水产养殖与环境保护两者能否兼得?

  赵利民:的确如此。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省近海和内陆的一些水产养殖区已经出现水质富营养化加重,赤藻、蓝藻等有害藻类暴发式生长等情况。这些有害藻类暴发,既污染水质,又对鱼形成“致命伤”。

  鱼和水原来的和谐关系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究其原因,是高密度养殖和过度捕捞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

  要解决“鱼水之争”,就要依据生物链原理,科学地构建水中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实现鱼水友好型养殖。目前,千岛湖和西湖水域通过清水养鱼模式,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今后,这种以构建“水中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养殖方式将成为我省近海养殖业新的发展方向。具体做法是通过近海人工增殖放流贝藻类、鱼类等渔业资源,构建完整的食物链:贝藻类生物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滤食类鱼类、更高等级水中生物则以贝藻类等下一级生物为食物,从而丰富海洋生物总量。

  陆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了固碳过程。水生生物(尤其是海洋生物)的固碳作用更为强大。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了水体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之后,通过渔业生产活动收获贝藻鱼类,就是把这些碳移出水体,我们称之为“碳汇渔业”。

  记者:这种新的近海养殖方式,对我省来说潜力有多大?

  赵利民:浙江是海洋大省,也是渔业大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海域面积是陆域面积的两倍多;岸线约6500公里,居全国首位;滩涂(湿地)资源面积近400万亩,约占全国的14%;近海渔场面积约22.27万平方公里,近岸浅海养殖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广袤的海洋为碳汇渔业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省已经开始大力推广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增殖放流和洁水渔业,陆续建立15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增殖放流区,每年增殖放流鱼、虾、贝等苗种3亿尾(只),在涵养资源、净化水质、促进增收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益。同时,还积极开展滨海湿地修复和海洋牧场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去年,我省贝藻养殖已达5.6万公顷,产量73万吨,而且今后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会更大。

  随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呼声日益高涨,发展低碳经济必然成为今后一个长期的战略导向。  

  记者:我省对发展碳汇渔业有哪些打算,会给渔民带来什么好处?

  赵利民:一是大力发展以浅(近)海贝藻养殖为主的碳汇渔业。支持建设贝藻养殖、增殖区,探索推广贝藻复合、多营养层级的生态增养殖技术和模式,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海洋清洁生产。

  二是开展滨海湿地的治理和修复。规划布局具有滨海湿地功能的生态缓冲区块,并分类开展治理和修复,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特种种植业,增加滨海湿地固碳减排功效。

  三是大力推动以海洋牧场建设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海中“植树种草”和增殖放流,形成规模化的海底森林,增加海洋生物的种群数量,具有涵养资源、修复生态、提高海洋固碳能力、增加海产品产量以及帮助渔民增收等多重功效。

  四是进一步加强渔业碳汇相关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对碳汇渔业、海底森林修复、滨海湿地整治等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要关注渔业碳汇计量和监测技术的研究,科学评价渔业碳汇及其开发潜力,探索生物减排增汇战略及策略。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鱼水之争,如何化解 2010-11-09 nw.D1000FFN_20101109_4-00002 2 2010年11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