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创富年代·金融

结构性理财品风光不再,银信合作悄然收紧——

银行理财七年之痒

  银行理财终究敌不过七年之痒。

  自2004年10月末光大银行首饮银行理财头口水——发行了国内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至今,银行理财恰好走过7个年头。

  七年间,银行理财风生水起。从最初的债券货币市场类理财品,延伸到证券类和结构类理财品,再折向信贷类与综合投资类理财品,起起落落间恰好映射出个人投资理财的脉像纷呈。

  七年间,银行理财冷暖自知。既有资本市场大牛市造就的银行理财“一荣俱荣”的空前勃兴与红火,也有熊市引发的“一损俱损”的极度低迷与惨淡。“零收益”、“负收益”的轮回,一度令银行在投资者心目中形象大跌。

  银行并非是投资的避风港。许多投资者炒股亏得起,买基金也能接受赔钱,唯独却把银行理财等同于储蓄。然而,事实证明,这是全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作为银行,固然需要摆脱浮躁,让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尽可能避免大起大落;但投资者改变观念也是必须的,千万别把风险警示当作耳旁风——世上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银行理财品同样如此。

  零收益负收益相纠结,银行理财痛在哪?

  虽然事情已过去半个多月,但家住杭州三塘小区的胡女士每每念及仍不免有种胸闷的感觉。2009年9月底,她冲着近4%的预期年化收益,花5万元在一家商业银行购买了一款期限一年的保本结构性理财品。上月到期后,胡女士去银行办理赎回手续,却被意外告知:因挂钩标的市场不景气,这款理财品实际收益为零,胡女士只能拿回5万元本金,收益分文全无。

  胡女士当即与银行交涉。银行方面出具了有她亲笔签名的风险提示书,并找来当时负责销售的客户经理与她当面“对质”。胡女士承认,购买前银行对她作了包括客户财务状况、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等在内的风险评估测试,也曾被明确告知:这款产品风险较高,最坏的结果会没有任何收益,但本金不受影响。胡女士说:“当时想,这不过是银行口头说说的,哪有银行会真让客户赔钱的?”预想不会发生的事却偏偏发生了。

  事实上,这只是2008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因亏损引发的诸多纠纷中的一起小案例。2008年初随着股市风向急转直下,银行理财品尤其是结构类产品与证券类产品,频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加上年末银行系QDII产品净值又惨跌,银行理财品的处境几可用四面楚歌来形容。

  银行理财不按规矩“出牌”是饱受诟病的一面。投资者反映强烈的是,与银行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一些银行理财品的合同条款过于深奥,连专业人士短时间内也未必全能看明白;一些银行客户经理有意无意打混仗,不向客户解释清楚;一些产品的销售说明书很笼统,资金的投向、比例不透明,投资者难以掌握资金的真正去向;多数银行不提供对账单……

  霸王条款也令投资者很生气。银行理财产品多为格式合同,其中隐含了一些在投资者看来明显属“霸王”性质的条款。比如,某商业银行推出了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规定了预期收益,但匪夷所思的是,超过预期收益部分的溢出收益却要归银行。这明摆着亏钱要由投资者承担,赚钱多的部分则归银行所有。此外,银行理财产品的条款设计、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缺失,也令投资者很“感冒”。

  杭城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个金部负责人坦承,刚开始时因银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够及时、到位,加上一些银行销售人员受专业限制或业绩考核的驱动,未把产品结构与风险讲透彻,一旦出现零收益或负收益的情形,确实很容易酿成纠纷。但在银监会急发两道“整改令”后,上述不规范的情形迅速改观——投资者购买理财品前,对之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测试已成为银行理财销售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现在不敢说误导投资者的现象完全绝迹,但产品的风险提示和产品说明都较充分,特别是一些风险事项银行肯定会事先与投资者交待清楚。”这位负责人说。

  银行理财品亏损之所以易引发纠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产品的“东家”是银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理财研发中心副主任严顺富表示,国内银行一直来以公共服务机构面目出现,在常人眼里具有很强的公信力,不少人甚至把银行的信用等同于政府的信用。客观地看,尽管银行属企业,但银行距真正的市场化还有相当的距离,其信贷规模和业务管理依然受政府的监管与约束,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投资者过分信赖银行的误区。

  这一认识偏差最终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部分投资者可能因不具备风险识别能力,相反认为银行是最安全的金融机构而购买其提供的金融产品,一旦亏损,往往难以接受;另一方面,一些具有风险识别能力的客户,则希望通过“捆绑”政府与监管部门而获取银行的赔偿。当然,如果银行在理财资金管理、运用、交易过程中,确实存在信息、管理费收费标准不透明,管理制度不规范,履行手续不完善等情形,则另当别论。

  银信合作戴上“紧箍咒”,银行理财何处去?

  梳理银行理财的运行轨迹,其波段式的节奏堪称分明:2004年10月,光大银行首开先河,发行了国内首个人民币理财产品光大阳光理财B计划。此后,招商、华夏、中信、民生、兴业等多家银行跟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在2005年初开始推出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国内商业银行拼争理财业务的大幕就此拉开。“银行最初是利用资金业务的优势,为法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的服务,2004年后才逐渐发展到个人客户理财。”光大银行杭州分行理财师张砾尹说。

  应该说,最初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风格相当稳健,甚至可以说是保守的——主要投资于央行票据和国债,几无风险可言,银行给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从2.4%到3.1%不等,与同期储蓄利率相比尽显优势。加上当时银行给理财产品又系了一道“安全带”——保本保息,对普通投资者很有吸引力,以致当时一度出现了储蓄资金向理财产品蜂拥“搬家”的势头。

  只是银行理财并不“安分守己”,此后紧追市场的步点频繁创新“变脸”成为银行理财的主旋律。特别是2006年后大牛市的不期而至,令银行理财“意乱情迷”,许多银行不愿再把目光锁定在收益稳定、风险极小的债券市场上,高收益、高风险的结构性理财品由此应运而生——挂钩标的令人眼花缭乱:股票、黄金、美元、石油、农产品乃至股指、期指各类指数……除了惯常的固定收益型产品外,浮动收益型产品开始大量进入投资者视野,而这恰恰为日后的理财品纠纷埋下了伏笔。

  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命运”主要取决于挂钩标的市场表现,市场好收益就好,反之,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概率极大。遗憾的是,2008年一场无法预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几令结构性理财品一败涂地,元气迄今未平复,不少投资者深陷其中。于是,一段时间内各种理财纠纷频仍,令银行焦头烂额。监管部门不得不紧急叫停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重新回归稳健轨道。

  结构性理财品的急刹车,给了信贷类理财品登台的机会,银行理财的第三波风潮悄然掀起。“银行理财产品重归债券货币类市场后,收益率确实差强人意。此时适逢信贷管控,加上银行本就与信托合作过,双方一拍即合,通过做信贷类理财产品,给客户以较高的收益,倒不是银行刻意地通过理财产品来腾挪信贷空间。”张砾尹坦承。

  但在迅速膨胀的信贷类理财品面前,信贷规模遭挤压的感觉日甚一日。今年6月末,银信合作规模已达2.3万亿元。照此下去,今年初设定的7.5万亿信贷规模控制目标将大大被突破。为此,监管部门7月初旋即对银信合作业务开展整肃,重新制订游戏规则——对信托公司融资类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实行余额比例管理,即融资类业务余额占比不得高于30%。至此,被套上“紧箍咒”的信贷类产品事实上已偃旗息鼓。

  信贷类产品的“被淡出”,再次印证了银行理财品角色定位的尴尬——市场、政策风向一旦生变,即会“殃及池鱼”。那么,后银信时代的银行理财产品何去何从?回归资产管理本质当无异议。

  不过,回归并非易事。张砾尹认为,不像外资银行有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目前多数中资银行的理财业务仅限于金融市场部下面的一个分支,短时间内很难摆脱附庸的地位。更主要的是,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不平衡,基金和券商较为专业,有专门的投研团队,而银行在这些方面并不完善,做资产管理相当吃力。

  招行杭州分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姚进认为,银行理财的本质是为客户提供资产增值服务,不能老是跟在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后面跑,因为政策有系统性风险,且有滞后性,会令市场扭曲。他说,银行资产管理就是要做投资,不论是固定收益类产品,还是股票类产品,银行最终都得靠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来赢得客户。这样,银行理财才不致后继乏力。


浙江日报 创富年代·金融 00018 银行理财七年之痒 2010-11-09 nw.D1000FFN_20101109_2-00018 2 2010年11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