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乡村常见脱口秀

  本报记者 徐贤飞 

  

  秋天的第一股冷空气已抵金华,温度突然降到了10℃左右。

  10月26日下午3时半,盛根旺推着电动车,跟老伴挥挥手,就从家里出发了。我爬上他的电动车后座。我们的目的地是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和风书社。

  盛根旺今年70岁,脸庞黝黑,高高的个子,背挺得直直的,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老盛是和风书社的社长。作为当地的“名嘴”,书社里每天有100多位观众等着他去讲新闻说故事。他家住在金华城里,为给观众送上“新闻大餐”,每天不得不来回骑上两个钟头的电动车。

  一路上,尽管我穿着棉袄,但调皮的风儿不断钻进来,我直打寒战。“现在还好,零下四五度的大冬天,骑车才叫冷呢!”老盛说。

  2007年7月,孝顺镇为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专门在闹市街上租了块店面,办起了“和风书社”。老盛被聘任为社长。他身兼多职,既是演员,也是导演,还是主持人,把这个农村书社经营得红红火火,连邻近的义乌人都跑来捧场。

  从市区到孝顺镇,正好一个小时。一到镇上,就有人不停地跟老盛打招呼。“孝顺还有人不认识他?中央电视台不是有名嘴吗?老盛就是我们孝顺的名嘴。”路边一位卖衣服的摊主说。

  老盛边招呼着“粉丝”边通知我,晚饭就在镇里快餐店里解决,一荤一素5元钱。才下午4时半,时间还早,他决定先带我上书社看看。

  书社位于孝顺镇最繁华的地段,面积不大,只有三四十平方米。老盛的舞台就在书社南边,中间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话筒还用一块红布包着,看上去挺有历史感的。

  看老盛打开门,就有几位老人走了进来,把衣服、毛巾放在书社里最靠近舞台的几把椅子上。“这是大家在占位子。书社有不成文的规矩,谁放了衣服,这个位置就是谁的。晚上过道上都站满了人。”老盛跟我解释说。

  晚6时,书社的好戏开场了!

  节目单挂在门口,有3个节目:老盛说新闻、叶勇生唱道情《月唐演义》第三十回、叶振中的小锣书《逃娘家》。

  书社门口围过来越来越多的观众,观众们时不时哄堂大笑。我坐在台下也听得直乐。这时,书社里的几位民间老艺人找上了我,他们今天没节目,听说我要来采访,特意赶到书社,想跟我说道说道这几年他们的切身感受。

  带头的是朱顺根。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道情传承人,也是书社的“元老”。

  “我们这些老骨头已经10多年没人瞧得上了。什么唱道情,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都是讨饭人做的活儿。”朱顺根说,家里的晚辈都不让他唱道情,说“会丢人”。可现在,他顶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头衔,早已经是金华的“明星”了。“差不多就是这5年,变化太快了。我们唱道情成了民间艺术,看的人多,学的人多,政府也重视,有时候忙都忙不过来。”

  “这是实在话。就像孝顺镇政府每年拿出近9万元钱办一个书社,这是民间曲艺界前所未有的。”老盛说完新闻节目,接过话茬说。

  老盛说,和风书社刚创办时,大家都不信有这等好事。“很多人说,不出半年我就得‘下岗’,书社就得‘关门’;可3年零3个月过去了,我们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了。”

  也难怪老盛“牛气”,他有两组数据让老伙伴们不得不服:和风书社20岁至40岁的年龄段的观众已占三成左右;金东区曲艺家协会会员已从2006年的29人,增至今年的81人。

  另外,和风书社还成了培养民间曲艺新人的摇篮。今年1月和5月,朱顺根就先后两次在和风书社按旧礼举行拜师仪式,正式收了两名新徒弟。刚刚登台表演的叶振中,就是书社一手培养起来的“新秀”。今年26岁的他,会唱道情,还会说小锣书,多才多艺。

  晚8时10分,叶振中表演结束,戏散场了。老盛跟他约着时间,第二天他们要一起到下范村表演。

  骑上回城的车子,老盛跟我解释说,和风书社在孝顺镇车客村和下范村又开了两个分会场,“我每周二四六是在孝顺镇,周一到车客,周三周日到下范,一周只休息一天,我老伴说我比国家公务员还忙。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我每天来回跑50公里,一年要骑三万里路,比长征还长呢!”

  老盛还告诉我,金东区曹宅镇“北麓书院”也要开张了,他这位“院长”更忙了。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乡村常见脱口秀 2010-11-04 nw.D1000FFN_20101104_4-00003 2 2010年11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