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经济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首提——

货币条件回归常态

侧重考虑管理通胀与流动性压力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王宇 王培伟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与近期历次报告相比,这是央行首次做出“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的表述。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表述的背后,体现出央行政策更加侧重考虑管理通胀与流动性压力。

  “最近两个月信贷增速抬头、物价屡创新高、外围流动性泛滥,这些问题已越来越受到货币当局的关注,正成为影响货币条件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交通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唐建伟指出。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粗略估算我国银行体系已累计发放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已接近70万亿元。理论上认为,过多的货币可能成为抬高物价的重要推手。而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维持低利率货币政策,也为国际游资大量涌向新兴市场并推高物价创造了可能。报告就指出,受复苏不确定因素影响,各经济体政策退出较为谨慎,随着原有刺激措施逐步到期,发达经济体开始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措施,全球流动性和货币条件仍将宽松。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的大背景下,富余资金必然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潜在的通胀压力须高度关注。

  两个月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货币当局的政策重心正在发生变化。除了央行日前超乎市场预期三年来首次加息的举措之外,上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在其会后声明中,也首次将通胀问题列在保增长和调结构之前加以陈述;而央行行长周小川9月份在出席一次国际会议时也首次指出,在多个目标无法同时达到的时候,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应相机而动,要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改变和切换。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6 货币条件回归常态 2010-11-04 nw.D1000FFN_20101104_3-00006 2 2010年11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