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嘉兴资讯

外拓发展空间 内提产业层次

平湖传统企业积极“走出去”

  本报讯 (通讯员 沈 臻 市报道组 莫 云 裴琳珺) 连日来,浙江嘉兴同心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百生奔波于平湖和安徽宣城两地。在宣城,他投资近千万元建了一个服装加工基地。李百生说,异地投资既能满足用工需求,又能节省人工开支。为了寻求发展空间,“战略转移”逐渐成为平湖传统企业的一种选择。

  位于四川泸州的泸州新秀箱包有限公司是浙江新秀集团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投资建设的,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首月加工产量达到25000只。“像箱包这种传统产业,租赁7000多平方米面积的标准厂房,投资100多万元购置4条生产线就可以迅速开工。”厂长张怀君说,相对平湖而言,那里不愁招不到人,劳动力成本支出相对较低。他算了一笔账:工人月平均工资1300元,远低于平湖每月2000元,而且员工已招了200多人。目前的投资好比“投石问路”,顺利的话明年将扩大投资,建一条新的产业链,不仅有配件公司,也有销售点,完成公司转型升级的战略转移。

  企业的走与留,其实是相对的。一方面拥有着发展契机,另一方面也深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当前,外向型经济明显的平湖在国内外市场回暖后,却遇到了“幸福的烦恼”——不愁订单愁员工。据该市劳动部门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服装、箱包等企业用工缺口高达7000人。据介绍,传统产业的利润率本来就在5%左右,用工短缺必然会提高工资,抵销本来就不多的利润。为此,众多企业也只能积极走出去,化解这些因素的影响。以独山港区为例,目前该区已有10多家服装企业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

  “订单式”厂房的出现,更显示了企业异地求发展的睿智。“对方现在正在扩产,这也是我们扩军备战的良机,打算再投资一两百万元增加流水线。”平湖市大亚纸管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明华谈及下一步打算时满怀信心地说,去年大亚纸管在江苏吴江盛泽投资数百万元建立了一个加工基地,专门为一家产值200多亿元的国内化纤龙头企业配套生产纸管。将加工基地建在对方公司旁边,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客户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有了新的增长点,预计企业全年产值有望超过1亿元。

  “当然,转移的目的是要实现梯度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外面作为生产加工基地,而原有的基础可以在转型升级中谋求更好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浙江新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嘉兴资讯 00024 外拓发展空间 内提产业层次 2010-11-04 nw.D1000FFN_20101104_4-00024 2 2010年11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