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第一要闻版

杭州高新区“抢跑”新产业

  记者 杨丽 

  

  本报讯 杭州高新区物联网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和五十二所的研发人员,这几天忙得够呛。他们研发的杭州市电梯安全运行物联系统即将投入应用。该系统遇到有人受困电梯,信息可直达杭州市质监局指挥中心,使被困者及时获得救援。

  “生活因物联网而精彩。”海康威视相关研发负责人马伯康说,“高新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的机会更多了。”

  杭州高新区是浙江省、杭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集聚地,高新技术企业有488家之多,占全省22%、全市44%,更有马云等一大批在全国产业竞争中具有话语权的人才。高新区的目标是:重点扶持物联网、光伏太阳能、电子商务、文创产业的发展,培养和发展1个千亿元级、2至3个500亿元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区。近日,全国70个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的主任将齐聚杭城,共商把高新区建设成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载体的大计。

  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是领军人才,高新区一向求贤若渴。杨立友,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的博士研究生,就是抢来的“宝贝”。他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合作创建了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曾在国外从事高端研究的于平荣也扎根杭州,成立普尼太阳能(中国)有限公司。高新区还推出了“5050计划”,面向全球,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目前,全区共有海外回国创业人才680余名,其中170人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杭州高新区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修订和出台40条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仅2009年,该区用于产业扶持和兑现各类奖励的资金达到10亿元,先后建成国家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动漫游戏、服装CAD等10余个公共技术平台。

  下一步,杭州高新区还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在现有1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再规划建设物联网产业核心区、中国互联网经济示范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的服务。区财政每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不低于对全部产业扶持资金的80%。


浙江日报 第一要闻版 00001 杭州高新区“抢跑”新产业 2010-10-25 nw.D1000FFN_20101025_9-00001 2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