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社会

慈溪两千文明劝导员上街“挑刺”——

请改改你的陋习

  通讯员 孙云东 卢萌卿 

  

  本报讯 “您好,这里是交通繁忙地段,请把您的车停在车位上好吗?”日前,在慈溪城区青少年宫路,一位市民刚要把车停在马路边,戴着红袖章的文明劝导员王云鹤就上前劝导,这位市民很快就把车开走了。如今,成千名市民义务上马路、进社区“挑刺”,已成为慈溪街头一道独特的文明风景。

  “发动广大市民参与‘挑刺’,找出并且纠正不文明现象,才能找出文明城市创建中的薄弱环节。”慈溪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有2000多名市民参与文明劝导。

  听说市里成立了文明劝导队,慈溪市老年大学学员叶其珍带头报名。叶阿姨说:“参加文明劝导队,就能为社会做点事。”

  文明劝导是件苦差事,不仅需要在街上不停“搜索”,还要苦口婆心地劝阻。劝导队员庄夏英说,每次上街,经常是一路查看、一路记录、一路劝导,不放过路上看到的任何不文明行为。

  在实践中,劝导队员还总结出不少心得。为了提高效率,队员们明确各自分工,有的专找垃圾死角,有的专门劝阻乱停车现象。与叶其珍搭档的市民朱林祥说:“刚开始,我们两人在乌山路、金山路一带走访,常常一走就是两个小时,但效果并不好,往往管了这头漏了那头。经过摸索,我们逐步转变策略,她负责劝阻乱设摊,我负责阻止乱停车,原来两个小时都忙不完的事,现在一个小时就能解决。”

  上林坊步行街是慈溪城区主要商业街,以往一些市民为贪图方便,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有时因速度较快,行人受到惊吓。浒山街道古塘社区的文明劝导队员通过向市民宣传文明出行小常识,并对一些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如今这条漂亮的商业街已变得井然有序。

  文明劝导,对自己也是一种教育。文明劝导员庄夏英说,以往自己在过马路时不太注意,偶尔也会闯红灯,当上劝导队员后,自然而然就会提醒自己要做好榜样带好头。“自己不文明,怎么去劝导他人?”

  据初步统计,目前该市文明劝导员共“挑刺”不文明现象近5万起。 


浙江日报 社会 00011 请改改你的陋习 2010-10-25 nw.D1000FFN_20101025_3-00011 2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