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热风社会·脉象

唯有寂寞伴我老

——浙江农村“留守族”养老现状纪实

  通讯员 张建成摄

  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在庆元、兰溪、磐安、武义等地山区走访和随机调查中发现,在高龄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中,单身独居的与老伴共居的比例是六比四,有九成老人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在一些县市,“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大大高于城市。

  那么,这些留守山区的老人,他们的养老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给子女种粮食“赚”养老钱

  在庆元县龙溪乡转水村,村里最富的,要算吴孝材一家。

  吴孝材有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都已成家,生活和经济上都还可以。但子女都没住在他身边,占地196平方米的房子,大大小小一共有24间房子,现在就剩他们两个老人。

  按照子女们的想法,父母为了把他们养大,现在该让他们享福了。五个子女一个人出一两千,在山里够父母吃用了。

  但是,71岁的吴孝材很要强,他对自己和老伴的养老问题,早就盘算好了,他们的原则是不想占子女的便宜,要趁现在两个老人还能干活的时候,子女给钱,也要靠自己赚,不想为这种事,增加子女的负担。

  最后,吴孝材想了个办法,他到乡亲那里承包了三亩田,加上自己家的,一共七亩,全种上了水稻,等收了稻谷,哪家子女要他的稻谷就按市场价卖。通过这个办法,吴孝材一年收的七八千斤稻子中,除了留下他们两人吃的外,全卖给在外打工的儿子和四个女儿。这是最大的一笔收入。

  另外,山上有8亩毛竹,都是这些年种的,每年都会有人上门收购,一年的毛竹收入大概在3000元,毛竹砍下来的枝条,就拿来做扫帚。63岁的老伴吴桂姿每年要给山下的学校扎400把扫帚,每把四元三角,除掉平均每把两角钱的运费,送到学校,一年也有1600元的收入。

  一年下来,两个老人有一万多的收入,他们也舍不得花,全存了起来。他们说,等哪一天生病了,就可以用自己的钱,不用等子女匆匆忙忙去筹钱。

  雇邻居给父亲当“保姆” 

  在兰溪最边远的一个山区柏社乡下陈片,这里有15个行政村,最高海拔957米,村里70%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

  下陈村,与杭州市建德县隔着山岗。

  村主任柳荣根告诉我们,村里1068个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00多位,70岁以上老人有48个,30个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列为政府的低保户。

  在村里,儿子给父亲雇“保姆”,这样的新鲜事已经多起来了。今年,92岁的陈为钵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兰溪县城的儿子陈文斌,担心老爸一个人在家不放心,于是就给邻居一个月400元,雇她给老爸烧一下饭,洗一下衣服,搞一下家里的卫生。

  来到陈家,陈为钵对家里突然来了客人很兴奋,笑着的脸上满是一道道挤在一起的皱纹。

  他告诉我们,其实他自己能动, 80岁的时候,还下田干农活,只是儿子不放心,一定要给他雇隔壁的吴娇玉来照顾。“我看她自己也64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就让她不用另外烧了,她家吃什么就给我盛一碗就可以了。但是她对我真的很好,让我都过意不去。”

  给老人当“保姆”的吴娇玉,住在老人家马路对面,说起照顾老人的事,她说乡里乡亲的,本来她还不好意思收这个钱,但是陈家儿子执意要她收。她因为甲亢引起的心脏不好,身体不如以前了,家里的农活靠她一个人,两个儿子在永康和义乌打工,定时会汇钱回来。

  年轻人高龄老人“结对”

  在磐安县安文镇花溪村,村里一些身体健康的年纪轻一点的老人,经常帮助比自己年纪大一些已经失去生活能力的老人,这在城里叫“结对”,在村里叫帮衬,也是一种邻里之间的相互照顾。

  59岁的应春根和87岁的应国良,就是这样的关系。应国良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25年前没有了老伴的那年出去打工,直到去年儿子去世,他一个人回到村里。平时靠嫁在村里的大女儿照顾,今年,54岁的大女儿得了子宫癌,身体很虚弱,自己都需要照顾。这个时候,应春根站出来了。

  应春根有一个在昆明理工大学当教师的儿子,还有一个女儿,也都相继成家了。他在老家种种田,帮人家打打零工。自从和应国良“结对”后,做饭、买菜,两个人相处得像父子一样。

  而63岁的杨桂香和隔壁82岁的老人陈小奶也是一对。

  杨桂香是村里的一个寡妇,10年前,丈夫离开她后,儿子一直在外打工,就她一个人在家,照顾独居的陈老太成了她干农活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

  杨桂香说,好在陈老太现在身体很好,眼力也不差,一顿能吃一大碗米饭,连那种大个馄饨都能吃15只。她走5公里的路,一手提着东西,一手拄着拐杖,来去自如,气都不喘一个。每次要像对小孩一样吩咐她,走慢点,耳朵听不到,眼睛很尖,一看她的口型,就知道在说什么,回头拿拐杖在地上蹬了蹬,让她放心。

  每天一早和傍晚,杨桂香照顾好陈老太后,就到田里去干活。有时候,回来迟了,隔壁的乡亲也会给陈老太端菜送饭。

  村里人说,等他们哪一天老了,真正动不了了,比他们年纪轻一点的老人也会像他们这样来照料他们的,一代接一代,一代传一代。这也是他们村里的传统。

  进城养老适应难

  这些天,武义县柳城镇山下鲍村的王金贵,从儿子那里回来后,精神好多了。

  62岁的王金贵有个儿子鲍雨春在金华市区当老师,是村里出名的孝子,几年前父亲去世后,就想把母亲接到城里住,却被母亲以“房子太小”拒绝了。为好好照顾母亲,去年鲍雨春买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房子,今年春节过后总算做通老母亲的思想工作,将她接到市区自己家里一同生活。

  母亲来到城里后,鲍雨春给母亲买各种她以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东西,每个月还给母亲500元钱作为零用。

  8月初,在外地当医生的舅舅回来看母亲,却发现大姐今年老得特别快,担心是不是得了什么病。舅舅的话引起鲍雨春的注意,这半年来母亲确实明显比以前老了:原本性格外向的她很少出门活动,在家里也沉默寡言,经常是一件事要反复说好几遍才能记住,有时候还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由于工作关系,他每天一大早就出门,等学生晚自修结束回家时母亲已经睡了,很少有机会与他说话。怪不得母亲刚来的时候提了几次要回乡下去,鲍雨春以为是老人怕给自己添麻烦。本想接母亲进城养老享清福,反而让她生病了。第二天,鲍雨春就和舅舅一起把母亲送回乡下。

  王金贵回到村里两个月时间,身体很快恢复了,还在家里做来料加工的活,每天能赚20多元钱,这几天,还帮村里人去摘橘子。王金贵说,自己劳碌了一辈子,进城养老享不起这个清福。儿子的孝心她知道的,只要平时回来看看她就可以了。


浙江日报 热风社会·脉象 00014 唯有寂寞伴我老 2010-10-15 nw.D1000FFN_20101015_6-00014 2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