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爱生态就是爱未来

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 张仲灿

  东阳地处钱塘江上游,如何既加快经济发展,又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们一直认真思考并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投资生态就是投资东阳未来。

  今年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之后,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会议,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相结合,制定出台《东阳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东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布局。

  同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引导企业、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在全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优化调整工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态高效农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优化调整工业主导产业,始终将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磁性电子、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太阳能光伏项目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目前,东磁太阳能光伏项目已取得重大突破,今明两年新投入资金超过20亿元,东磁公司明年销售有望突破百亿元。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的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百工之乡”优势,大力实施“商贸新市”发展战略。2009年东阳市被命名为“中国木雕之都”、“全球木雕产业合作基地”。我们抢抓机遇,着力发展规范提升木雕红木家具产业,现全市有木雕红木家具生产企业1000多家,年产值20多亿元。围绕打造东方“好莱坞”的目标,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目前,横店已吸引华谊兄弟等368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成为国内影视文化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方,去年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6亿元。去年,全市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42.4%。

  三是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到今年年底,东阳市将重点建设4条万亩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带,建成2个千亩以上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五百亩以上特色农业精品园。

  把城乡环境质量提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一是加大生态项目建设力度。近年来,共投资1500余万元用于远程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等6个环保基础项目建设;投资1500万元,对城市污水管网进行了改造;投资3.4亿元,建成了日处理4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5万吨的横店污水处理厂;投资3000万元,建设日处理2万吨的东阳江人工湿地净水处理工程。

  二是加强城乡环境的预防和综合整治。尤其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把“环评”作为项目落地的重要前提条件。2007年以来,累计否决项目23个。先后关闭22家重污染企业,取缔21家小冶炼企业,确保了南江、东阳江流域水质的全面好转。

  三是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开展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三城同创”,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和农村住房改造工程,共启动65个村的改造项目,共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17个。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爱生态就是爱未来 2010-10-12 nw.D1000FFN_20101012_6-00003 2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