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第一要闻

“老普查”细说农民创富

  编者按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这5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种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开创了浙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从今天起,本报开辟《难忘“十一五”》专栏,回望共同度过这5年。

  本报记者 李建 

  

  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即将到来。这些天,全省各地的普查员走街串巷、调查摸底,为入户登记做准备。

  年近六旬的冯根生,从1982年以来参加了4次人口普查,地点都在海宁市周王庙镇之江村。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农村变化越来越大。

  最近几年,建在之江村的工业园区吸引了30多家企业落户,不光本村劳动力向二产、三产转移,还吸引了一大批云南、四川、安徽的外来务工人员。

  村里的交通也让他颇为自豪。2006年,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进城可供选择的公交车很多:123路、220路、221路、128路……“308路是两年前开通的,在村里就能坐,非常方便。”冯根生说。

  园区兴旺、交通便捷,村民的收入随之大增。当过会计的冯根生报起数字来一点也不含糊:“2006年,我们村人均纯收入大概是9000元,2007年大约10000元,去年是12240元。”

  收入多了,农民的房子越盖越好。在村里逛一圈就能发现:这里的楼房普遍在3层以上。“有些村民还到海宁甚至杭州买了房。”冯根生说。

  省统计局的数据印证了冯根生的直观感受。“十一五”期间,浙江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从2006年至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依次是7335元、8265元和9258元;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浙江农民收入在全国各省区中率先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07元。至此,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25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我省“三农”问题专家、省政府咨询委“三农”发展组组长顾益康表示:这5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每年都有强农惠农政策出台,涉及提升农产品品质、推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我省“三农”投入逐年增长。从2006年至2009年,全省各级财政对“三农”投入分别为373.5亿元、496.17亿元、626.23亿元和762亿元。

  在政策的引导下,一块块“短板”正在拉长。被称为浙江“西部地区”的丽水,2008、2009连续两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名列全省第一。

  76岁的杨徐清已经是人口普查的“六朝元老”了——新中国迄今为止进行过6次人口普查,他全都赶上了趟。其中5次都在松阳县西屏镇丁山头村。

  日前的一个清晨,记者跟着老杨踏上了丁山头村的水泥路。“这条路就是2006年修成的。”杨徐清说,村民的生活水平,最近几年提高很快。

  我们这次拜访的是村民杨樟明家,为了搞清楚他的小儿子到底是“杨冬斌”还是“杨东兵”。答案很快就有了,是“杨冬斌”。记者注意到,杨家的楼房有3层,房间宽敞,家电齐全。杨樟明告诉我们:两个儿子都在城里做工程,收入“还过得去”。

  杨徐清介绍,在农业部门引导下,缺水的丁山头村这几年由种植水稻改种茶叶。他估算,经济效益提高了数倍。外出务工、经商的人也多起来了。他负责调查的区域有145户,约401人,其中108人在外闯荡。2009年以来,县里确定了8家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由政府出资培训农民,帮助农民转移就业。老杨说,在外经商、务工的村民,每年收入三五万元很正常。

  和各地普查员攀谈,喜人的变化还真多:种粮的补贴提高了,申请贷款容易了,村里的小店规范了,城里来的游客多了……

  跃过万元标杆之后,我省更加重视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增收问题。今年,省委、省政府又作出了推进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决策,将带领全省农民向着“户户小康、人人小康”的目标迈进。


浙江日报 第一要闻 00001 “老普查”细说农民创富 2010-10-11 nw.D1000FFN_20101011_4-00001 2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