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小山村试水垃圾分类

  本报余杭10月10日讯

  记者 毛珺 报道组 范建荣 

  

  熹微晨光中,杭州余杭区黄湖镇赐璧村保洁员张欢文像往常一样,开始挨家挨户收拾他负责的80多家农户的垃圾。与隔壁村不同,赐璧村正在进行着一场属于农村的垃圾分类试验:每家每户按可腐烂、不可腐烂把垃圾分装在两个不同垃圾桶内,张欢文再将垃圾分类清运到垃圾收集点。

  杭州西北郊的赐璧村,有220多户人家,一条小溪从村庄蜿蜒而过,四面环山,绿树缭绕,环境优美,是省级绿化示范村。从2007年开始,赐璧村里就给每家农户配备垃圾桶,雇佣专职保洁员负责村里的垃圾收集清运。“如今杭州市区的垃圾分类做得红火,我们村也不能落后。”赐璧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马金祥介绍,分类试验是全区的唯一试点,酝酿近1年了。

  垃圾分类试验如火如荼地进行。村里给每家农户配备了两个垃圾桶,桶上印有“可腐烂”、“不可腐烂”的字样,村民们“自主研发”分类垃圾收集车:在垃圾车中间加了一块隔板,把原本一个箱体分成两个独立的箱体,分别标上可腐烂垃圾:瓜果皮、蔬菜、剩饭菜;不可腐烂垃圾:塑料制品、金属、衣服等字样。收集好的可腐烂垃圾集中到垃圾中转站,进行太阳能有机垃圾降解处理,变身农肥;不可腐烂的垃圾集中运到镇上,用于垃圾处理厂焚烧发电。

  “一开始真不习惯把垃圾分开装。”赐璧村47号的余定梅今年60岁,和儿子一家共5口人同住。刚开始试行垃圾分类,一家人总是一股脑儿先把垃圾倒在其中一个桶里,每次由余定梅再把垃圾“二次分类”到两个垃圾桶里。后来在9岁孙女的监督下,一家人才开始尝试着直接分类。“我孙女说,垃圾分好了,才不会污染村里的环境。”几个月来,张欢文见证了村里每家每户垃圾分类的试验成果,“关键是大家愿意做垃圾分类这事,一段时间适应下来,自然就会分,也能自觉分好了。”

  在离赐璧村不远的垃圾中转站,记者看到了新设计建成,占地100平方米左右的两层式太阳能有机垃圾降解处理房。这个顶棚是玻璃的处理房被分割成7个30立方米大小的反应池,从村里收集来的可腐烂垃圾被集中到池中,经过40天至60天的日照、发酵等处理就能变身农肥,直接施肥。“我们的肥料还没‘出货’,附近农户还有镇上的百合种植专业户,都已经来预定这批肥料了。”当地技术人员介绍。

  记者从余杭区黄湖镇副镇长陈群燕处了解到,农村的垃圾处理一直是当地关注的问题。从原本农村垃圾家家户户随处堆放,到后来农村统一设置垃圾桶,集中堆放,到现在进行试点分类,已经是不小的进步。原来黄湖镇上的垃圾都是没经过分类,统一运输到垃圾处理厂焚烧。

  按照已建成的太阳能有机垃圾处理房的容量,每年可就地处理800吨生活垃圾,每年节省6万至8万元垃圾运输处理费用,经过处理的生活垃圾还可“还肥于田”。“赐璧村只是试点的开始,如果试点成功,很可能马上在其他村庄推广,届时农村就有更多垃圾实现充分利用。”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小山村试水垃圾分类 2010-10-11 nw.D1000FFN_20101011_4-00003 2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