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温州“孤儿”回乡认亲

  记者 包璇漪

  通讯员 张银燕 李玉燕 

  

  佳节到来时,千家万户团圆欢聚,一群特殊的温州“孤儿”也在期盼与家人团聚。在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民政局、洛阳温州商会等的帮助支持下,国庆节前,72名洛阳寻亲者集体踏上了温州的土地。

  他们中有十余人在这场寻亲大会上找到了准亲人,其中幸运的刘慧珍、邓海峡、吴建平等3人已经与准亲人进行了亲子鉴定。

  而对于更多还没能找到亲人的寻亲者,温州市委、市政府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晚会,授予他们“温州家人”的称号——无论他们是否找到自己的亲人,温州都认他们是血脉至亲。

  千万里寻根

  50多年前,11趟列车运送着近600个孩子离开了温州,融进了洛阳人的家庭。

  当年的温州弃儿如今都已经年过半百,许多人相继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有人踏上寻亲之路。而当年抛弃孩子的温州家庭,在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同时,怀着愧疚和牵挂,也开始寻找自己的亲骨肉。

  从2002年起,洛阳的温州弃儿第一次组团来到温州寻亲,目前,寻亲成功的已达23人。

  而这一次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温州迎来了72名寻亲者组成的规模最大的一个河南寻亲团。洛阳温州商会提供了两辆卧铺大巴送他们直达温州。

  分离的时间太长,寻亲大会时间太短,有许多人仍然没能找到亲人,但是他们却在温州这片土地找到了归属感。有一名寻亲者说,自己来找亲人不为利,就是想找自己的根,据说这名寻亲者在河南的事业很成功。

  团圆最美好

  在9月26日的寻亲会现场,偌大的会场分成两块,一边坐着的是来自洛阳的72名寻亲者,一边坐着的是闻讯而来的200多个温州寻亲人。

  会场上,贴满了寻亲者自己制作的信息资料。从河南三门峡来的邓海峡也在会场上分发自己的资料,他身上披挂着一条红色绶带,上面写着“割不断的亲情,爸妈儿女回来了”。

  没有想到,就在现场,来自乐清市虹桥镇南阳北村的吴思天找上了他。吴思天要找的,是自家送出去的小弟弟。年龄大致对上了,血型对上了,吴思天看邓海峡是越看越像自家人。

  吴思天说,2岁时就被送走的小弟弟是一家人的心病,父亲过世16年,母亲也过世10年了,但是他们临终的心愿,都是希望能找回小弟弟。

  他邀请邓海峡去家里作客,一听吴家“小弟弟”回来了,村里的老人都来看,这个说鼻子像,那个说眼睛像。家里人端出丰盛的海鲜,预先吃了顿团圆饭。

  邓海峡的养父母对他非常宠爱,为了不让养父母伤心,在他们过世后邓海峡才出来寻亲。寻亲会后的第三天,他就和吴家姐弟去做了亲子鉴定。

  吴思天感慨,“人的命运与时代相关”。当年国家遇到困难,家庭也离散,如今大家的生活都好起来,政府又出面推动,他们一家才有可能团聚。但愿节后,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好结果。

  认下两个家

  来自河南偃师的刘慧珍是这次寻亲团的团长,她在这次寻亲大会上,竟一下子找到了两家亲人。

  温州市区五马街道的张家四姐妹说,看到52岁的刘慧珍在台上代表寻亲团致辞,她们心中难掩激动,因为刘慧珍的样子跟过世的母亲实在太像了。大姐拉着刘慧珍的手仔细跟自己比,连声说,“一模一样,连指头缝都一样”。

  邀请刘慧珍到家中作客,四姐妹商议下来,连亲子鉴定也不用做了,她们就要认下这个妹妹。

  刘慧珍在偃师的一个家庭成长,养父母视她如掌上明珠。直到出嫁,她都不知道自己不是养父母亲生。在她婚后的一天,突然堂姨打电话来说,“温州有人在找你”,她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来自温州。

  此前,她曾将自己的资料托温州客户带回温州寻亲,一个70多岁的老人辗转找到了她。这一次寻亲会她率团前来,就与老人去做了亲子鉴定,“我们的下巴长得很像”。

  两家亲人,谁是亲骨肉?刘慧珍说:“我要把两家人都认下来。亲子鉴定的结果就算不是,我也要认下这个老父亲。他已经70多岁,盼女儿盼了50年,我要圆了他的心愿。”而对于张家四姐妹,虽然没有做亲子鉴定,“她们家缺了这一个妹妹,我呢缺了兄弟姐妹,我们太了解这盼团圆的滋味。”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温州“孤儿”回乡认亲 2010-10-01 nw.D1000FFN_20101001_7-00003 2 2010年10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