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一次次出钱出人,帮邻村购置垃圾桶,清理河道、垃圾——

遂昌山民“买”洁净

  记者 聂伟霞

  报道组 林庆雄 潘俊 

  

  每天早上6时,62岁的遂昌垃圾清运工黄林贵,拉着手推车,来到相邻的福建浦城县忠信镇际洋村,把河道、房前屋后的垃圾清理干净。际洋村村民谢礼清说:“浙江人花钱为我们搞卫生,真是一件新鲜事。”

  今年以来,遂昌开展“洁净乡村”活动,短短半年,际下村实现“家家户户讲清洁、村庄道路无垃圾”,村口一条10公里长的小溪,也告别了“白色污染”。

  然而村民发现,一到下雨天,有许多生活垃圾从上游源源不断地随着水流漂来。“从际下村向南,这条小溪流经9个村,然后注入乌溪江,融入衢州。在遂昌境内,这条小溪至少惠及上万农户。”遂昌柘岱口乡际下村党支书黄家文说,洁净乡村,也不能让垃圾“流”出村庄。

  他们发现,小溪里垃圾不断,主要是因为上游的际洋村乱丢垃圾,村里垃圾和河道无人清理,卫生状况不好所致。为从源头上解决河道污染,打造洁净村庄,际下村村民决定自己花钱,帮上游的福建邻村搞好卫生。

  今年6月,花钱洁净的提议,很快经际下村村民代表会议一致通过,村民出资2000多元,给际洋村送去300只家用垃圾桶。

  虽然际洋村家家户户有了垃圾桶,但由于村里没有垃圾池等设施,村民仍把垃圾倒在村庄里,甚至干脆往河道里倒。于是际下村又花了两万多元,为际洋村买了15个移动垃圾桶,造了20多个固定垃圾池。

  际下村的行动感动了际洋村民,他们把垃圾一律放到垃圾桶,傍晚时再倒入垃圾箱,并逐步养成不随手扔果壳纸屑的习惯。可好景不长,由于无人清扫垃圾,河道里还是常有垃圾漂流下来。

  际下村知道原因后,又专门派出环卫工,每天去际洋村清运垃圾。从6月初开始,黄林贵成了际洋村的专职环卫工,每天清理出300多公斤垃圾送到垃圾处理站焚烧。

  际洋村500多村民的房前屋后变得清清爽爽,村里的环境好了,连苍蝇蚊子也少了。

  看到村里的巨大变化,际洋村干部坐不住了。日前,际洋村与际下村结对共建,联合向各家各户发放《联手共创洁净家园倡议书》,实行农户门前三包,倡议人人参与“洁净乡村”行动。际洋村村委会主任巫平炎说:“现在两村村民之间摩擦少了,交流多了,关系更融洽了。”

  柘岱口乡党委书记朱宜根介绍,乡里准备垫资7万元,在际洋村建一处垃圾生态处理设施,以便为“买下的”福建垃圾实行就近生态处理。

  目前,不仅在柘岱口乡,龙洋乡与上游龙泉市住溪、岩樟等乡镇也牵手共建清洁环境。

  编后:在人们的印象中,乡村存在着各种不卫生、不文明的生活陋习,而际下村村民的行动,却告诉我们,新一代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千百年来山区农村沿袭的陋习,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打造美好环境、和谐家园的强烈渴望,体现出成为“绿色公民”、“低碳公民”的自觉自愿。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遂昌山民“买”洁净 2010-09-22 nw.D1000FFN_20100922_2-00003 2 2010年09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