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温州以经济杠杆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

少生多分红 多生受处罚

  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董华根 

  

  本报讯 少生多得,多生受罚。记者近日在温州采访时了解到,该市率先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把村民的集体利益分红和计划生育相捆绑,通过经济杠杆引导村民转变生育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温州市人口计生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温州的计划生育工作起步晚,群众生育观念比较落后,同时由于经济比较发达,征收一次性的社会抚养费等常规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群众约束力也不强,一直以来都是全省计划生育的“重灾区”。为此,从去年起,温州市积极探索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村级利益分配机制,以此调节人们的生育观念。

  在乐清市虹桥镇东街村去年7月出炉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中,共有二十条奖惩规定:独生子女每年享受村集体双份分红和口粮补贴;可以生二胎的独女户,如果主动放弃生育指标,村里还会一次性奖励一万元;违法生育的村民,当年起取消其全家5年包括分红和口粮补贴在内的一切福利待遇……

  东街村村委会主任蔡克峰告诉记者,过去,村集体利益分红按每户人口进行分红,多生多得,少生吃亏,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村民多生,很多家庭都不肯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总想再生一个。现在有了新的分红办法后,全村已经有22户家庭主动放弃了生二胎计划,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他说。

  “过去父母老是说少生吃亏,劝我再生一个,现在老人家也不再劝了。”44岁的村民王焕叨告诉记者。在市场里做小生意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每年口粮1200元、集体经济分红1万元,接下来村里还要新建股份公司,涉及到的分红估计能以几十万元计。

  不仅在东街村,在整个温州市,以集体经济分红为核心内容的村规民约,正扭转着许多村庄数千年来养成的生育观。在瑞安市塘下镇赵宅村,原本一位农户生了两个女儿,为了劝其采取节育措施,村干部找了两三年都找不到。去年8月,新的分红办法出台之后,女主人就主动找上门做了节育手术。

  “实践证明,村规民约这种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村民支持、引导群众计划生育。”温州市人口计生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说,目前全市已经有697个村建立起了利益分红等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每个村的村规民约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政府指导下,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起草、党员大会讨论后征询全村各户意见,再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才正式“出炉”的,得到了广大村民的高度认可。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少生多分红 多生受处罚 2010-09-22 nw.D1000FFN_20100922_15-00002 2 2010年09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