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社会

各地高校师生和社区居民热议本报报道——

社会公德,从点滴做起

  本报杭州9月18日讯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孙江丽 沈莹

  

  本报报道的个别温州路人哄抢赃款事件,受到多方关注,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连日来,全省各地一些社区和高校纷纷就此展开讨论。

  杭州市北山街道宝石社区的几位居民看了报道后很气愤,社区专门为此召开座谈会。宝石新村居民王雪成认为,应该严惩那些哄抢的人,在金钱面前,他们放弃了最起码的道德观,如果不严惩,谁还愿意保护人民群众安全,哪里还有社会和谐、人民安全可言。

  家住杭州宝石山下二弄的赵月英说:“看了《浙江日报》,知道两名哄抢者已经被行政拘留,这太好了。这件事也给大家一个启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从点滴处加强对居民的道德教育。”

  这几天,宁波市中马街道盐仓社区的居民们也在谈论温州街头哄抢赃款一事。家住大庆南路的董孝乐说:“警察抓歹徒,就是为了社会安定。作为一名路人,看到这种情形,应该上前帮助警察抓歹徒,但这些哄抢者严重妨碍警察正常办案,实在不应该。”

  湖州市龙泉街道白鱼潭社区的李丽华认为,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但人们的道德指数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物质与道德发展严重失衡。“希望这种是非观念的扭曲不要影响下一代。”

  在见义勇为好学生——杨济源生前就读的浙江工业大学,师生们也展开了讨论,大家纷纷谴责这种行为,表示要向杨济源学习,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正义和爱心的和谐社会。

  杨济源生前所在班班长、化学工程0701班的俞杰说:“哄抢者抢到了钱,却丢了社会的良知和公民的责任。恰恰相反,杨济源挺身而出勇斗歹徒,担负起社会责任,他为我们树立了真正的榜样!”

  “当街哄抢歹徒撒下的赃款,与杨济源面对歹徒挺身而出形成了鲜明对比。社会公德心与社会责任感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连基础都缺失,人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就无从谈起。”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李鸿浩认为,一个有序规范的社会,需要人们遵纪守法,有社会公德心、责任感和道德自我约束,还需要加强对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对于类似的事件,执法机关就应该彻查到底,追究哄抢者的法律责任,不让这一幕重演。


浙江日报 社会 00007 社会公德,从点滴做起 2010-09-19 nw.D1000FFN_20100919_9-00007 2 2010年09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