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文化惠民直通车—— “钱江浪花”润泽千乡万村

  本报记者 刘慧 

  

  欢庆的锣鼓敲起来,丰收的歌儿唱起来……这些天,钱江浪花艺术团冒着酷暑,送戏到嘉善、温州、台州等地山村,精彩的演出给暑热中的人们带去了丝丝清凉。

  伴随着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我省在全国首创的文艺演出直通车——“钱江浪花”文化直通车,如今已辐射至浙江的山村海岛。这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司化运作”的文化直通车,已成为浙江文化惠民品牌。

  欢乐,走进山乡

  2005年初秋,一辆印着“钱江浪花文化直通车”字样的大型流动舞台演出车,带着一台农民喜闻乐见的精彩文艺节目驶向衢州山区……从此,在杭甬、杭金衢、杭千等浙江境内的一条条高速公路上,隔三差五就能看到这辆文化大篷车。

  5年里,钱江浪花文化直通车的足迹遍及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1000余个乡镇、街道,巡演1263场,在浙江农村掀起“朵朵浪花”,为400多万人次送去欢乐。

  “浙江有1500多个乡镇,如果等省市的专业文艺团体去演出,几年也轮不到一回。”在钱江浪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湘汉眼里,用流动车的方式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无疑是文化下乡的一种变革与创新。

  几年间,文化直通车爬上海拔1240米的龙泉市屏南镇周岱村,开赴108海里外的岱山衢山岛。艺术团所到之处,各地群众像过节一样热闹,一场演出常有上万人观看。在地处浙皖交界的安吉高禹镇,除当地群众外,连邻近的安徽农民也开着拖拉机、摩托车前来观看。

  在快乐中享受,在享受中收获。在乡镇工作了20多年的嘉善县姚庄镇人大主席戴光明感慨:“多一场文体活动,少十场赌博;歌舞声多了,吵架声就少了。”

  创新,活力迸发

  “钱江浪花”能如此快速地辐射全省各地,其背后是运作模式上的创新。

  “我们首先从节目创新入手,打破以一团一院为主体的传统模式,以省属文艺团体为主,省内其他地区剧团为辅进行节目采购。”陆湘汉介绍说。

  钱江浪花艺术团的节目库——有戏剧、曲艺、歌舞和杂技四大类、280余个节目,使送到基层观众面前的是一台综合性的节目。5年来,省内外50多个文艺团体、数千演职人员,参加了文化直通车的演出。梅花奖得主谢群英和陈晓红不会忘记,自从与姚庄镇农民艺术团结成第一个姐妹团后,她们已成为众多农民艺术团的老师。

  “农民爱看的,就是我们要演的。”陆湘汉说,这几年“钱江浪花”不断创新节目内容。歌颂新型干群关系的小品《月亮走,我也走》、宣扬公共道德的哑剧《砸钉》、宣传安全生产的音乐舞蹈《安全送你笑声甜》等深受大众喜爱。

  去年,钱江浪花艺术团建立了自己的演员队伍,每年都创作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作品。取材自农村生活的轻喜剧《小村故事》,形象地展示了地处浙江欠发达农村田间村头的一个个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深受农村观众的欢迎。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品牌,百姓制造

  下农村,上海岛,进工地,到部队……5年来,正是通过这辆文化直通车,浙江文化惠民连点成面,“钱江浪花”也成为浙江有影响力、有辐射力的文化品牌。

  为了看到“钱江浪花”的演出,遂昌县龙洋乡的农民们得知因山体塌方演出车无法通过时,肩扛手抬将演出器材和道具拉到了村里。

  在演员眼里,“钱江浪花”是块金字招牌。只要是“钱江浪花”的演出,演员二话不说,拿上演出行头跟着就走。浙江歌舞团演员们说:50元到100元的演出费很低,但站在舞台上,我们感觉自己像个明星,那么多双眼睛专注地看着我们,这个“明星品牌”是别处得不到的。

  让“钱江浪花”承担文化宣传任务,已成为我省不少部门的选择。钱江浪花艺术团已连续3年承担省政府的百场安全宣传巡演任务,连续4年受省总工会委托到基层工矿企业慰问,受省公安厅委托进行了禁毒演出和全省交通安全巡演,宁海开游节、余姚杨梅节、三门青蟹节、常山胡柚节等,纷纷邀请“钱江浪花”去演出。在为基层群众送去欢乐的同时,如今,钱江浪花艺术团自身的实力也越来越强。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文化惠民直通车—— “钱江浪花”润泽千乡万村 2010-08-20 nw.D1000FFN_20100820_3-00001 2 2010年08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