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打造阳光组工——
公开,赢得信任与满意
本报记者 袁艳
无论工作多忙,省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每天都会抽时间查阅电子邮件,有些直接回复,有些转给职能处室研究后回复。
今年6月12日,省、市组织部门首批26个电子邮箱开通、公布以来,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与各级组织部门交流的网上绿色通道。今年以来,省委组织部在扩大组织工作信息公开、加强与群众交流沟通等方面积极探索,开放的脚步越走越稳健。
开放中增进了解
省党代表、苍南县宜山镇宜一村党委书记杨成涛,对于3个月前列席的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记忆犹新。他说,列席会议后,感觉省委组织部的部务会挺民主、开放。
那一次,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圆桌上多了5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他们全程参与会议关于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有关情况的讨论。
5月,省委组织部建立省党代表列席省委组织部重要会议制度,根据会议实际需要,一般优先邀请来自基层一线的省党代表或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党代表列席。
组织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敏感度也比较高,在干部、群众眼中,组织部被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开放不够。
为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增强组织工作透明度,消除组织部门的神秘色彩,今年以来,省委组织部通过各种渠道扩大组织工作信息公开。
细心的群众会发现,从今年4月起,在媒体上刊发的拟任干部公示内容丰富了:在原有公示内容基础上,增加拟任人选照片、简历等。这一小小变化,大大提高了干部群众对拟任人选的知情度。
开通浙江组织工作网,借助网络及时向公众发布党建、干部、人才等信息;
建立省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向媒体发布权威信息……
知晓才会了解,了解才能理解。省委组织部不断迈进的开放步伐,让广大干部群众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认识和看法悄然发生变化:其实,组织工作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组织部门离百姓很近。
交流中收获信任
最近,省委组织部利用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向全省4.58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发送关于村级组织建设的调查短信。
短短4天,就收到基层党员干部回复的5000多条意见、建议。省委组织部及时将这些短信下发各市,要求逐条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说明情况。
省基层党建手机信息系统在日常发布信息的同时,还开展“一月一题”短信问卷调查活动,加强与基层党员互动。省委组织部通过该系统已先后向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发送3次短信互动调研,共收到1.3万多条回复短信,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夯实基层基础。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公开,不是单向的,而是在信息公开中强化互动,让信息公开的平台同时成为交流的平台。
“以前,感觉省委组织部离我们农村党员很远,现在,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就能了解、咨询省里的组织工作,还能交流,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组织部的距离。”一位农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反映情况的门路多了,有什么想法,我们也愿意向组织上讲。”
可以看到,组织部和组工干部开明开放的形象正在形成,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认可度、信任度也得到提升。
互动中提升水平
今年以来,省委组织部在扩大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宽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监督渠道。
7月,省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正式开通,党员干部、群众只需登录网站就可以提出意见、建议。目前,省委组织部已构建网上举报、电话举报和信访举报“三位一体”的社会监督举报网络。
7月开始的省竞争性选拔干部,备受干部群众关注。为保证全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省委组织部专门成立监督组,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新闻记者全程监督,并及时发布每个阶段的情况。
扩大信息公开是让群众了解、信任组织工作的有效办法,更是组织部门主动接受监督、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举措。
部长电子信箱开通两个月里,省委组织部部长一人就收到265封邮件,干部群众在反映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一大批建设性的建议、意见。
最近,省、市、县(市、区)三级组织部长还陆续走进网络,“零距离”与网民对话交流,听取网民的意见建议。
开门倾听民声,主动集聚民智,为更好地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如今,在省委组织部带动下,全省各级组织部门积极探索,在网上建立“村干部工作交流论坛”、“党员论坛”等载体,推行网上“组织部开放日”、组织部长接待日、组织工作观察员等制度,加快推进开放型组织部门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参与组织工作。
在开放中增进了解,在交流中增进信任,在互动中提升水平,已成为我省组织部门的共识。随着组织部门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组织工作开放体系不断形成,组织工作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组织部门服务党员、服务干部、服务人才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