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走读浙江·地质灾害专辑

避灾点有好风水

  记者 包璇漪 

  报道组 张升萍 许凯光 

  

  一进入汛期,温州瓯海泽雅镇天长村党支书徐建飞的汽车后备厢里就备着雨衣、手电、胶鞋、应急灯等一套用于地质灾害巡查监测的装备,“雨势一大,想着村里北边山脚的几户人家,觉就睡不安稳了。” 

  泽雅风景区是温州市区的后花园,天长村地处其间,风景秀丽。站在村口,只见四周青山环抱,一条梅溪河在村旁潺潺流淌,村子通过天长岭隧道与外界相通。

  到几户人家,真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山势太过陡峭,感觉整座山“捂”在这几户人家的头上。连拍张山体的照片,都因距离拉不开而不可得。

  徐氏是村里大姓,据族谱记载,村民们是北宋年间从泰顺境内迁来。梅溪河畔、山丘中间的小块平原上,建有徐氏祠堂。古人为祠堂选址,讲风水重安全,有祠堂栉风沐雨,村里老人说它已有800多年历史。2001年村里将之改建成文化中心,面积也扩大至1500平方米,如今成了避灾安置点。

  天长村防灾指挥部设在村文化中心二楼,这里除了应急灯、救生衣、草席等各种抗灾物资,墙上还悬挂着一面锣,是为了在停电状态下也能尽快通知到村民转移。一楼有温州宗族祠堂里多见的戏台,春节或是重阳,这个戏台上要唱京剧、唱越剧,现在它也是村里地质灾害防御的宣传阵地。

  天长村原有村民1700多人,这些年外来人口和山上移民也有将近2400多人,不少外来人员在山脚下从事养殖业和蔬菜种植,到了防汛防灾预案启动时,这2500多人是人们惦记的重点。此外,几户村民挨着山脚兴建的民房也在徐建飞脑子里挂着号。

  村民徐秋连家的房屋是重点监测对象。上世纪80年代,瓯湖公路贯通,为交通便利,一些村民的房屋就沿着公路和沿线山坡布局。徐秋连家的三层楼,楼顶与山坡的距离只有20厘米,一楼与山坡也只隔着一米。徐建飞指着崖壁告诉记者,雨量一大,这里许多窟窿就要汩汩冒水,“山坡一旦被大雨泡酥了,就极有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所以这里是徐建飞自己负责的巡查地段。

  73岁的周阿玉阿婆家也是紧挨着建在山边,在她家后院一抬头,就能看见山崖近在咫尺。

  本村老人有历史传承下来的避灾智慧,梅溪河的水什么时候高涨,雨下到什么程度应该到相对安全的祠堂里去避一避,他们都心里有数。


浙江日报 走读浙江·地质灾害专辑 00014 避灾点有好风水 2010-08-20 nw.D1000FFN_20100820_22-00014 2 2010年08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