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社会

90后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海岛——

每天1元挑战自我

  记者 金毅 见习记者 李倩 

  

  7月31日,对浙大城市学院的20名大学生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每人仅靠老师发给的20元,靠自己打工在舟山度过了20天。

  除活动开始的第一天,老师发的20元之外,他们每天要靠打工养活自己。如果花光20元之后还没找到工作,他们只能靠同学“救济”。 

  步行20公里

  第一天一早,统计学专业的林子砚就从沈家门的暂住地出发找工作。原以为自己条件还不错,很快就能把工作敲定,然而一上午下来,吃的都是“闭门羹”。“有的老板拒绝得很直接。我真的受不了,被人回绝一次,脸就红得发烫。”林子砚说,“看着身边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工作,我也顾不得脸红了。”一天下来,人累了,脚酸了,                                                    脸皮也厚了,直到下午5时半才找到一份整理文件的工作,日薪30元。拿出手机,发现计步器上显示20.8公里,才觉得真的好累。林子砚感叹:“我尝到了为生存而奔波的滋味。”

  不想吃白饭

  计算机学院的林丛是参加这次挑战的所有同学里年纪最小的,还未满18岁。第一天她就遇到好心的老板收留。那是一家小小的十字绣店,一天下来也没有几个客人,并不缺人手。头两天,林丛一直坐在一边,老板有空的时候就教她十字绣,但她却始终插不上手。好心的老板不仅给她提供午饭,还每天照发工资,这让林丛觉得非常过意不去。“不是我在打工,是她在收留我。”于是林丛放弃这份轻松舒服的工作,再次出门“碰碰运气”。

  幸运的是,她再次碰上一位愿意提供工作和午餐的老板,他同时经营着一家电脑店和一家窗帘店。电脑店和窗帘店两头跑,工作忙了很多,林丛却说过得很快乐、充实,至少是在以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虽然每天只有10元钱。 

  据带队的张老师介绍,生存挑战的第一天,所有20名学生就都找到了工作。

  20天下来,最省的同学平均每天只用1.3元钱,没有一位同学被“炒鱿鱼”,也没有同学“被救济”,甚至还有三四位同学光荣加薪;有4位同学赚得最多,每人800多元。

  这群90后,在20天的时间内,证明了他们的执着和坚强。 


浙江日报 社会 00011 每天1元挑战自我 2010-08-03 nw.D1000FFN_20100803_10-00011 2 2010年08月03日 星期二